“资源税改革后,税负率下降3%,一年时间里,企业减税2700万元。”7月8日,兴发集团总会计师王琛向记者展示磷矿石资源税账单,并表示公司把这些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更新技术设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化工产业是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化工企业加快转型的当下,如何帮助他们既答好生态题,又算好经济账?近年来,该市税务部门用好税收杠杆,助化工企业腾笼换鸟,护一江清水东流。用税收红利的“减法”,换取绿色转型的“加法”。宜昌聚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朝晖告诉记者,该公司今年共享受11项减税降费优惠,仅土地使用税就减少了60%,为公司实现“绿色循环”提供了强劲保障。
税收杠杆有“降”也有“升”,在环保税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作用下,企业从被动减排到主动环保,不但享受到更多税制转换的红利,还实现了转型升级。2018年开始,三宁化工耗资4200余万元投入“三废”治理,开展了磷石膏、工业废气再利用等“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附加物——蒸汽和LNG气体(液化天然气),企业同样实现了循环再利用,除了供给企业自身生产外,还将富余产品对外出售,仅LNG气体每年就可销售2.7万吨,实现收入破亿元。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宜昌市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纳税人减税10.35亿元。税收杠杆的“降”,撬动起经济发展绿色势能:1至5月,宜昌市134家转型升级化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2.4亿元。
宜昌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戴毅敏介绍,眼下,宜昌市税务部门正从营改增、政策性搬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全面梳理对宜昌沿江化工企业转型发展有利的税收优惠政策,编印《关于支持宜昌长江沿线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税收路径指引》等,提供税收支持路径,确保企业尽享税收红利,让减税降费政策为化工企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持续不断地注入强劲动能。(记者陈曦、通讯员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