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宜昌频道

社科专家宜昌论道 把脉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2日21:21 来源: 荆楚网

10月11日,“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宜昌召开。三峡大学民族学院 供图

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土家幺妹在生态茶园里跳起摆手舞迎八方客。通讯员 杨威 摄

挖掘民族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品牌。通讯员 杨威 摄

乡村振兴的根是文脉的保护和传承。 通讯员 杨威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冯明、曹大明)10月11日,“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近百位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以及文化旅游界人士参会,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学术大咖论道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研讨会围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旅产业、传统村落保护、文化传承创新等重点议题,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从不同领域、多维视角,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开方。

专家们普遍认为,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从全国范围来看,有相当一批贫困人口分布在乡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是实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宜昌市地处鄂西南,是一个土家族聚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有秭归、长阳和五峰3个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三县集老、少、山、穷、库为一体。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还重点探讨了武陵山地区乡村振兴路径。

游客在柴埠溪森林公园土家绣楼台上载歌载舞,体验土家文化。 通讯员 杨威 摄

文旅融合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丁赛教授通过对民族地区71个县(市、旗)文旅产业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了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她认为,发展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既要体现差异化,又要形成合力,打造区域性文旅产业的发展优势,将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长期从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四川大学李锦教授,以“非遗保护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选择”为题,引据多个典型案例,点明乡村振兴的根是文脉的保护和传承,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必须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和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

乡村振兴重在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孩童们在新建的图书馆里享受阅读乐趣。 通讯员 杨威 摄

乡村振兴重在提高思想认识

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从事乡村考察工作50余年,对乡村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村落是细胞,农民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就地发展是主道,要加强教育,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思想认识。”

厦门大学董建辉教授长年致力于海峡两岸民族学研究,他认为,以“人、文、地、产、景”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营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模式,特别要发挥村民、乡民的作用,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调动社会各阶层的主观能动性。

乡村旅游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通讯员 杨威 摄

以文化艺术带动产业兴旺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通过发展盆景产业,带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被誉为“湖北盆景第一镇”,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王祖龙教授,通过对该镇的盆景产业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总结出了“艺术建乡”的模式,认为乡村振兴要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激活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让艺术和文化点亮美丽乡村。

此次研讨会由三峡大学主办,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具体承办。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