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宜昌频道

湖北远安:昔日“山旮旯” 今朝“金银窝”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19:53 来源:

湖北省远安县是嫘祖故里,楚文化的发祥地,是目前湖北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曾经远安是闭塞的“山旮旯”。

2015年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远安县纳入全省37个贫困县进行帮扶,近年来,远安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8年8月7日,省政府批准远安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2020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连续多年评为“好”等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4715元增加到2019年的20612元,全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远安成为了鄂西山区宜居宜旅的“金银窝”。

远安县马渡河村美丽新农村。图片由远安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在远安,没有不抓扶贫的领导,没有与扶贫无关的干部。

远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胜利,靠的是一支在党建引领下,能打仗、打胜仗的作战队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远安坚持县委书记挂帅,构建县委总指挥、常委包乡镇、乡镇抓统筹、县直抓帮扶、村级抓落实的五级责任体系,把党性最强、能力最优、作风最硬的尖兵猛将派到作战区域。同时,每个村再派驻2至3名干部实行“五天四夜”脱产驻村。2464名公职人员按照每人不超过5户标准,全覆盖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是对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干部能力的检验、优化与再造。远安坚持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建立乡镇领导包村、民情反馈交办、月度述职述评、村民党员代表结对联系困难群众“四项制度”,深入开展“大走访、大督查、大整改”活动。通过紧盯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策,严防返贫风险,让脱贫成效惠及千家万户。

远安县双路村美丽新农村。图片由远安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在远安,帮扶工作的根,早已深深扎在了群众心中。

教育扶贫不惜代价。远安建立了全县1212名优秀学生、1018名“第一导师”、1077名“第二导师”结对帮扶贫困生的“四人成长”共同体,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远安玉华爱心工作室”已成为一张名片。

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远安采取“三个全覆盖、两层严控、一项救治”的有效举措,全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稳步实现了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疾病”的目标。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险”的健康扶贫保障模式,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组建了6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远安县高楼村美丽新农村。图片由远安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思路决定出路,远安始终坚持将精神扶贫放在关键位置。通过成立乡村道德理事会,选用“百姓宣讲员”,推行社会教化、亲情感化、组织劝化、法治引导的“三化一导”模式开展治理,创造性的解决了“三类人员”问题。启动“扶贫万人成长成才工程”,为大批困难群众谋到了“出路”。

远安瓦仓大米产业示范基地。图片由远安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在远安,产业不求大而求精,项目不求多而求实。

围绕安全饮水、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村容户貌、道路硬化、农村电网、通讯网络、公共服务等民生需求,远安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优势力量攻坚,通过设施升级筑牢了脱贫根基。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远安地势地貌的形象概括。在产业扶贫上,远安因地制宜,以“一村一品”专业村、重点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推动特色种养业规模化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远安发展优质稻10.5万亩,食用菌6330万袋,茶园5.1万亩,特色水果达6.5万亩,大批困难群众捧上了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远安县龙凤村云端日出。图片由远安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同时,远安推动扶贫攻坚与区位瓶颈破解、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梯次转移等工作深度“融合”。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已成为远安绿色发展、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

昔日山旮旯,今朝“金银窝”。扶贫效应由微而巨,远安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快步前行。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