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宜昌频道

发展,在呵护绿色中提质 ——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工作回眸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11:29 来源: 三峡日报

图为茅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现场。资料图片(市发改委提供)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阳 通讯员 黎向袁

宜昌长江岸线长232公里,是三峡工程所在地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担负着维护长江特别是三峡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守护一江清水东流,维护长江中下游发展和生态,是宜昌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政治担当。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己任,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努力实现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两个“走在全省前列”。

长效机制的“宜昌样本”

2020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我市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4000万元。

“宜昌样本”何以斩获殊荣?

立法护航。宜昌颁布实施《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实行黄柏河流域综合执法,破解过去“九龙治水水不治”的窘境。同时,以黄柏河流域为试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磷矿利用管控机制,将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与生态补偿资金、矿产资源开采指标实行“双挂钩”。宜昌人的“母亲河”清流重现,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体系被评为全国十大基层治水经验,并荣获湖北改革奖。

执法联动。2019年,宜昌在全省率先建立“长江大保护”警务协作机制,统筹市直和中省在宜涉江生态监管部门执法力量,探索推行“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民间团体”,开展长江大保护联动执法。

全面清退。3年间,宜昌关闭煤矿企业121家,在全省率先主动全面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关闭拆除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获批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到2020年底预计实现40%,较往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的“宜昌模式”

迈出绿色生态共建步伐。市政府与三峡集团合作推进两网共建,城区污水厂网和生态水网共建已纳入一期PPP工程一同推进,二期工作加快推进。针对我市江段船舶污染防治及风险管控难题,三峡集团、海事、电网等部门与地方协作配合,完善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功能,为坝上待闸集泊的船舶提供通航信息、过闸安检、防污应急、绿色能源、待闸锚泊、温情驿站等6大类30项服务。

创新绿色发展新模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国率先打响破解“化工围江”第一枪。2017年以来,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实行“关改搬转治绿”,已关闭落后企业38家、改造升级55家、转产7家,实施搬迁的34家中,最后8家正在积极推进。探索生态治理“宜昌实验”,多次被中央媒体推介。

探索绿色融资方式。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全省首创、全国领先,企业债券发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成为“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出台推进开放发展“十七条”、鼓励利用外资“黄金五条”,成功举办宜昌国际经贸高端资源对接会。

高质量发展的“宜昌速度sa

宜都贵子湖湿地从一潭死水蜕变为水上花园;枝江安福寺湿地从荒郊野坝变为候鸟天堂;枝江金湖从过去人迹罕至的臭湖,变为现在碧波万顷、水草丰茂、鱼欢鸟集的生态金湖,被评为“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并获批国家湿地公园……

宜昌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更优环境之下,各路投资纷至沓来。

2020年5月12日,复工复产后,全省第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宜昌举行。至年底,共举办全市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次,1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郑万高铁联络线、江南翻坝铁路、江南翻坝油气管道、当远铁路、三峡机场改扩建工程、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湖北航空学院等一批绿色、优质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引进来”的同时,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24吨标准煤/万元、水耗下降到40.3立方米/万元,化工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化工、食品饮料和建材等传统产业整体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9%,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将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2%。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