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开明、薛剑)“民警在村委会,你们快去安装APP,还可领宣传画册,那可是一张护身符哟,管用!”4月23日上午,湖北省远安县嫘祖镇真金村56岁的村民李俊山送完孙子上学,在回家的路上向村民主动宣讲起了反诈。
民警组织安装反电诈软件。通讯员 供图
4月12日下午,李俊山将孙子接回家中时,发现孙子书包里有一封公安机关致家长们防范电信诈骗的公开信,联想到自己当天上午收到的一个陌生电话,说自己今年春季出售茶叶获得了2000元特别奖一事,李俊山有些举棋不定。第二天送完孙子上学,他找到护校的民警说明了来意,民警当场对这类电信诈骗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解,李俊山主动删除了链接。截至4月20日,远安市民通过公安民警的宣传,有效止付涉案诈骗共6起12万元。
“只有实现宣传上的全覆盖,最大限度提高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才能实现“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远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人介绍。
目前,远安县公安局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发放了宣传资料16万份,对全县8万多户居民家庭先后两次开展“大水漫灌”式教育宣传,组织市民安装国家反电诈APP软件达12000余人。民警在动员安装反电诈软件时,坚持做到“三个当场”,即当场安装,当场测试,当场开启防护状态,要求市民对来历不明的链接,坚持“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珍爱财产,远离诈骗。
民警走上田间地头发放反电诈宣传资料。通讯员 供图
在实现家庭宣传全覆盖的同时,公安机关对容易发生电信诈骗案件的无业人员、家庭主妇、单位财会人员和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采取人人见面,发放宣传画册和一封公开信4万余份。
“也给我们分配点任务吧!”看见民警日夜奔波,远安县鸣凤镇凤山社区“螺丝钉”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主动找到社区民警,要求参与宣传。从3月底开始,这支90人志愿服务队利用8小时之外时间,对社区2500户家庭的4800名居民开展入户宣传,凤山社区因此保持着“无诈社区”的荣誉。
民警联手志愿服务者入户宣传。通讯员 供图
翻开远安县反电诈台账,今年以来,该县7个乡镇有两个乡镇实现“无诈”,117个村居中有99个没有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无诈村居”占84.6%。
屋场会、商贸会、单位员工宣讲会、学校师生大讲堂……在活动现场,除了展板、宣传单、防电诈设备等,公安民警还自编自演了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电诈节目。在活动结束阶段,参与活动市民和学生都做出庄严承诺,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的氛围在远安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