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宜昌频道

兴山擦亮烟叶生产“绿”底色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4日20:14 来源: 荆楚网

烟叶“绿色卫士”——蠋蝽。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军、张顺)农药使用减量,烟叶绿色增效;植保无人机推广,人力得到解放;废渣加工成宝,生产污染源减少……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今年以来,湖北兴山县烟叶生产始终突出一个“绿”字,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也让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推广绿色防控,品质高了

7月14日清晨,在兴山县榛子乡和平村烟叶生产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5万只烟叶“绿色卫士”——蠋蝽,正在田间忙碌穿梭,帮助烟农消灭害虫。

“蠋蝽属于蝽科的一种灰色昆虫,其生长适应性强,捕食周期长,是烟青虫、斜纹夜蛾等烟叶害虫的天敌,我们首次引进蠋蝽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县烟草部门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农艺师望运喜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农药灭虫,利用昆虫的天性捕食害虫的生物防治手段,不仅解决了化学农药农残超标导致影响质量安全的问题,也极大地减少了对烟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为有效达到农药减量和绿色增效的目标,在探索“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的同时,还综合运用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起全方位的烟叶生产绿色防控体系。

全县累计推广烟蚜茧蜂防治2.1万亩、蠋蝽防治500亩、诱蚜黄板32万张、性诱剂1000盒、生物菌剂奇农素7.33万袋、太阳能杀虫灯100余盏,实现烟叶绿色防控全覆盖,取得了快速简便、绿色环保、高效捕杀、减工降本的效果,从源头上降低烟叶病害发生率,为烟农致富的烟叶搭起了一张绿色无害的“防护网”。

无人机作业。通讯员 供图

无人机作业,人解放了

7月12日,在榛子乡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绿油油的烟叶迎风摇曳,半空中一架植保无人机轰鸣盘旋,将高效、低毒的农药均匀喷洒到烟株上。

“原来一个人背着近30斤重的打药机一天最多只能完成10亩田,现在利用无人机作业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和平村烟农罗耀海望着空中正在工作的无人机说。

在田间小路上,技术人员将精心调配好的药水装入无人机的容器内,伴随着旋翼的转动,无人机迅速升空,灵活自如地在烟田上方飞行、盘旋,向下喷出均匀的白色云雾,不到半天就完成了100亩烟田的喷洒任务。

“无人机有效飞行速度每秒可达10米左右,理论上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百亩,非常适合高山小平原连片烟区植保作业使用。”榛子烟叶收购站负责人介绍,“除了作业效率高外,它的喷洒系统雾化效果更好,有效降低了烟株叶片的药水残留量,保障了烟叶质量安全,省时、省力、省工、省钱又环保。”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烟草部门积极践行“我为烟农办实事”主题实践,在榛子乡板庙村烟区开展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试点,先后配备剪叶机、起垄机、覆膜机、移栽机、装烟上炕机、拔杆机等适用农机96台套进行机械化作业,配备植保无人机4台探索“飞防”作业服务,并依托合作社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生产作业队伍。截至目前,育苗、机耕、起垄等环节机械化率达100%,移栽环节达40%以上,实现亩平用工减少2个、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

废渣变成宝,污染少了

新绿色生产技术的使用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环节上,在后期烤烟烘烤中也大展所长。

自2018年以来,该县金鹏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兴焱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将废弃木材、菌棒和农作物秸秆等从农民手中进行有偿回收,加工成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等生物质燃料,用作烟叶烘烤的燃料,不仅实现了废渣变成宝、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有效控制田间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与煤炭相比,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密度比原始状态的生物质原料增加5-7倍左右。以往利用煤炭或木材烤烟时,每炕还需要在夜间添加2次燃料维持火候,使用生物质燃料后,一次添加就可以维持8小时左右,彻底解决烟农夜间添料的后顾之忧”,该县烟草部门分管烟叶生产工作负责人李春节说。

以生物质颗粒燃料逐步替代煤炭、木材等烤烟,不但降低化石能源和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降低烘烤成本,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截至目前,该厂已累计回收农作物秸秆300余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2300吨。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