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推动农村产业路到田入户。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万来 万陈齐)7月14日一大早,满载混凝土的货车就缓缓开到兴山县榛子乡青龙村四组村民杨大贵的家门口,工人们卸下混凝土后就开始铺路,杨大贵也忙前忙后参与其中,他喜孜孜地告诉记者,这条长222米的路,是村里专门为他家修建的。
除了杨大贵家门口的产业路,记者还看到了许多条已经修建好的产业路。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兴山县结合实际,在各乡镇选取一个试点村,通过“乡镇政府主导、行业部门指导、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力量帮扶"的工作机制,共投入500万元用于创新探索实施农村产业路“以奖代补”试点,并鼓励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推动农村产业路到田入户。
据榛子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杨仁华介绍,修到杨大贵家门口的这条农村产业路总投资3万元,其中政府补贴2.3万元,农户投工投劳出资不到1万元,路就能修到家门口。
陈彬作为施工队的负责人,从选料到施工,全程严格监管,没有一丝懈怠,“既要对自己修的路负责,也要对受益的村民负责。”
兴山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王新艳介绍,通过打通农业产业路“最后一公里”,实现村组产业路“毛细血管”和农村干线路网“大动脉”内畅外联和互通成网,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据了解,兴山县农村产业路“以奖代补”坚持“先易后难、先宽后窄,先试点后推开,半高山优先”的原则,先申报、先审批、先实施、先拨付,资金用完即止。经镇村验收合格后,县级部门委托第三方进行取芯试压,质量合格后按照60元/平方米奖补到户,签订三方委托代建协议的可直达施工方。
目前全县8个乡镇共申报产业路以奖代补201条共28164.6米,申报补贴资金492.388万元、农户自筹221.325万元,共437户1465人受益。产业路实施结束后,可带动当地蔬菜、烟叶、生猪等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