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祯(左二)耐心为客户办理业务。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治飞、邹尚岑)在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的一个普通工位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温文尔雅聪慧知性的年轻姑娘,她,或耐心细致地接听电话、回访客户;或熟练敏捷地下派工单、办理业务;她用真诚和微笑将“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化作缕缕春风融入客户的心田。她,就是“国网优秀服务之星”周祯。
自从2008年入职以来,周祯一直坚守在服务一线。先后在供电所业务受理员、供电所营业班长、营销部优质服务专责、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服务指挥管理岗位工作,凭借过硬的服务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2019年获评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国网优秀服务之星”周祯。通讯员 供图
“笨办法”练出服务技能
2008年8月,周祯入职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随后分配在鸦鹊岭供电所,成为了一名大厅业务受理员。刚到工作岗位的周祯以为这个岗位就是简单的办理业务,解决客户的小问题,很快现实却给了她一次不小的打击。
2009年10月的一天,两名用户来到鸦鹊岭供电营业大厅,情绪激动地反映电费有问题,周祯接待了二人,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原来用户之前报装的时候是基建用电,现在施工已经完结,未申请更改电价。
周祯就耐心的跟客户解释起来,谁知周祯话还未说完,二人就不耐烦地打断,并在大厅吵闹起来。当时的周祯还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由于经验不足,面对蛮不讲理的用户显得有点不知所措。没有见过这种阵势的周祯,眼泪不自觉地就掉了下来。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事情顺利解决。
这件事让周祯明白,这个岗位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供电大厅是对外服务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形象。想起自己被客户问住的窘境,周祯下定决心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
就从最基础的做起,周祯开始“死记硬背”各种和营销服务相关的规章制度。《供电服务规范》《供电监管条例》《供电营业规则》.......一本接着一本,就用着“最笨”的方法,用了半年时间,十多本书周祯已经全部记住,周祯又开始学习礼仪规范、交流技巧,渐渐成为营销服务方面的专家。
“做好营销服务,光有微笑和态度是不够的。只有脑里有货,心里才有底,才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回忆当初,周祯谈起自己的感受。
正因为扎实的积累,周祯不仅成为了内训师,也在各类劳动竞赛中脱颖而出。她个人在2019年7月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服务之星”劳动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11月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七届服务之星劳动竞赛中荣获 “优秀服务之星”荣誉称号,并在 “情景展示“环节获得国网第一名。
参加社区文化活动。通讯员 供图
从“面对面”到“声对声”
为提升服务水平,整合运检、调控、营销等多方资源,2016年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试点建成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成为湖北省第一家供电服务指挥中心。2017年,周祯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从面对面服务客户,变成通过电话与客户沟通。
这种不适应也给刚到新岗位的周祯造成过困扰。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周祯并未停止对新工作内容的思考。通过对各种工单的分析,周祯和同事发现因为国网客服中心对于本地情况了解有限,客户也不能准确说明故障情况,造成部分故障工单类型下派不准确,而本地接派单的甄别时间只有3分钟,无法对故障工单进行甄别,只能在时限要求内派发至抢修部门进行核实处理,不能精准有效的解决客户诉求。
如何让工单办理更高效,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创新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工单故障研判,同时充分发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的调度指挥作用,在营配调数据贯通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一体化的供电服务指挥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对客户报修信息的智能甄别及比对,实现对故障类型的精准研判,让工单流转更加简单,故障研判更加准确。
“自从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上线后,大力提升了故障报修工单下派准确率,让故障报修工作更加智能、更加精准,对内我们节约了抢修资源,对外我们提升了故障诉求的响应效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率”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可展示该平台时介绍。
平台的顺利运用,节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不仅故障工单下派率从70%下降到21%,还大大提高了工单的办结速度。该项创新成果在湖北省电力公司数据挖掘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18年该平台的先进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
服务不停步。2020年底,宜昌供电公司建立以工单驱动业务的配网管控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聚焦“停电管控、投诉管控、业扩管控”三大核心业务。周祯勇挑重担,在班组内牵头负责“业扩管控”工作,实行业扩管控市级集约,由市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统一对接全市客户,先后出台《业扩管控实施方案》《业扩管控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和流程,服务满意率持续保持100%。与此同时,周祯和同事创新探索电话预约办电服务,在原有的营业厅和线上办电的基础上增加电话办电的渠道,出台了《电话办电操作手册》,力求在报装办电中,客户一次都不跑,工作人员只跑一次,实现业扩报装内转外不转。
自从2016年以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话务量、故障工单量、投诉工单量逐年减少,降幅都超过50%以上,这一成绩离不开一线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