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刘建)每天早上,兴山县石柱观村村民黄达千就会开着三轮车把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新鲜采摘的蔬菜运到高岚集镇。
48岁的黄达千是石柱观村的名人,也是石柱观村的忙人,都说山区靠种田种不富,可黄达千却依靠种田走“猪一沼一菜(瓜)”“种一养一加”的模式奔向小康路,盖起了三层楼,供了一个研究生。
黄达千家有5口人,以务农为生,岳父母年过七十,只能帮忙放羊做家务,儿子读研二,夫妻俩是主要劳动力,种了16亩种玉米、5亩种辣椒和西瓜,这样能保证“碗里有粮、兜里有钱”,他家年产玉米10吨、销售西瓜4吨、蔬菜25吨,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15头,年加工黄豆13吨、产出豆制品23.4吨,玉米、豆渣喂猪,猪粪用于沼气池进料,沼气自用,沼液是菜园最好、最清洁的速效肥料,所以黄达千的蔬菜、西瓜在高岚集镇是供不应求,家庭年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为充分发挥黄达千“猪一沼一菜(瓜)”“种一养一加”模式的示范带动效应,从2015开始,水月寺镇农技中心将黄达千列为种植业科技示范户,2016年黄达千获得兴山县农业局“最美科技示范户”荣誉。在他的带动下,石柱观村有5户采用了“粮食十蔬菜(西瓜)”模式;石柱观村也成为水月寺镇养殖大村,年出栏牲猪3500头以上。粮畜并进,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优质农家肥,年年往复良性循环,石柱观村也成为水月寺镇的“粮仓”,玉米种植水平、单产是全镇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