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小戏台 也有大看头
昨日,《人民日报》在12版大篇幅配评论报道了兴山县古夫镇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好做法。
古夫“踩堂戏”被民谷专家誉为“鄂西二人转”
古夫镇10多年来不断挖掘整理民间文化,组织民间文艺演出队伍,在全镇10个村(社区)成立民间文化协会,培训民间艺人,整合演唱、配备乐器。镇里每年都会专门针对送戏进村活动召开专题会,成立工作组,制订实施方案,最多一年演出50多场。
古夫围鼓传承人穿着新设计的服饰表演
在文化站的支持下,古夫镇踩堂戏传承人李成刚成立了古洞文艺表演队,近10年来承接各类节假日、大型活动和旅游景点的演出。这个表演队平均每年演出都在50场以上,仅去年就承接了200多场演出,年纯收入超70万元。
地花鼓伟承人在昭君村表演
镇里近几年来有4个村获得市级文明村和市级文明新风示范村称号,有7个村获得县级文明村称号,有近900个农户成为“星级文明户”。
评论《让文化站成为乡村”幸福站》对“文化古夫”给予了充分肯定:发动村民各展所长,将源自田间地头的生活经验创作成民间文艺作品;组建民间文艺表演队送戏下乡,身边人演身边事又回到了田间地头……古夫镇文化站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乡村振兴中可以发挥的巨大作用。(记者田云兵、张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