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位于猇亭区的宜昌斯塔娜航空产业园内,第一套螺旋桨下线,标志着我市具备航空螺旋桨生产能力,三峡临空经济区再添新翼。
“这批螺旋桨可用于轻型运动飞机及各类运动飞行器,随着低空飞行政策的放开,未来的需求量将快速增长。”宜昌斯塔娜公司技术总监李彬表示,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项目一期将年生产近千套螺旋桨,含近百种型号。二期建成后,可满足运输类飞机螺旋桨的生产资质,解决我国运输类航空螺旋桨依赖进口的局面。
航空螺旋桨作为航空器的推进装置,与飞机机体、发动机同为三大核心组成部分。斯塔娜航空螺旋桨技术成熟,拥有几十项技术专利,是唯一被欧美航空界认可的中国品牌,目前已取得了中国民航轻型运动类审定,基本满足了国内大部分机型的需求。公司还将研发和生产运动飞行器,建设飞行营地,填补我国航空运动飞行器的生产空白。(记者岳黎,通讯员 谭雪姣、陈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