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特色民宿。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杜哲焱)金秋时节,在兴山县水月寺镇的马粮坪村茶旅融合综合体,“等风来”“王家小院儿”等精品民宿引得游客慕名而来,农家小院“座无虚席、旅游车辆川流不息已经成为“网红村”里独特的风景。
闲置农房大有可为
秋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群峰竞秀、溪流潺潺的连片茶山,山脚下静谧的马粮坪村也开始苏醒了。
“简嫂子”民宿老板简平坐在门前,笑着和早起登山的“背包客”们边打招呼,边接电话。“预定‘中秋’小长假,一个小院3间客房,加起来600多一晚,一住就是3晚。”她没想到,闲置多年的农房“身价”飙升。
马粮坪村是串联水月镇内国家4A级景区朝天吼漂流和云栖谷康养两大核心景区的重要节点,村内森林覆盖率93.7%,平均海拔900米,旅游资源丰富。村书记袁国强介绍,“2020年,为加强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给我们投资了750万元。村里也利用千亩茶园好风景发展庭院经济,以民宿带动乡村旅游立体化开发。”
茶旅融合综合体“民宿联盟”。通讯员 供图
乘着县里拿出500万元支持民宿发展的东风,简平把闲置的房间改造了独立卫生间,改建了小院儿等公共区域,原本仅提供餐饮服务的农家乐,摇身一变成为‘食、住、游、购’四位一体的特色民宿。“土房子也能下金蛋,真是想不到啊!”简平得意地说,节假日不提前几天压根订不上。
“在星空下睡去,在鸟鸣中醒来,采茶摘果,坐荫芳林、闲话品茗,能真正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三五好友一起,住一个民宿小院正好”从宜昌市区来的游客非常享受在这里度假。
深藏大山、闭塞贫困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做起生意,从“靠天吃饭”到“借景生财”,让“一日游”变为“深度游”,若放在十年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如今,当地政府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依托好生态发展乡村旅游业,将一处处闲置农房变为一间间特色民宿客房,将普通农村田园、茶园改造成有着乡愁的景点。
民宿联盟未来可期
“叮叮咚咚……”雨后放晴,在马粮坪村二组,以怀旧文化为主题的“王家小院”民宿提档升级工程继续推进,院子的主人王淮也开始谋划如何更新窗帘、灯饰、门牌和庭院小景。
2020年,一直在外打拼的他,瞄准村里发展旅游经济的契机,凭借自己在外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经验,决定回家开民宿。“为保留乡村生活的质朴气息,我们并没有改变房屋原有的轮廓和外墙。”王淮介绍。
“引入社会资本,招来致富能人,市场化开发现有资源,才能让乡村旅游焕发新的生机,带动村民致富。”这几年,为留下“王淮”们,马粮坪村党支部也没闲着。聚焦农村闲置农房、土地、山场等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鼓励村民“农田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品变商品”,实现土地受益、房产受益、劳动受益、产品受益,这也为发展精品民宿奠定了基础。
为引导全村民宿抱团升级,带动更多农户持续致富,村两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主体”模式,引入盛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立“1+N+Y民宿联盟”(“1”即通过龙头企业带动,“N”即能人骨干户示范,“Y”即农户广泛参与),目前已有联盟成员14户。
茶旅融合综合体的茶叶产业园。通讯员 供图
盛世农业一边示范打样,在茶山山顶建成“等风来”精品民宿,另一边挑大梁,指导联盟成员转型升级,负责制定标准、分流客人、培训营销、举办活动、开发文创产品。
“‘单打独斗’的‘分散经营’已不能满足现在时下消费者的新需求,我们要通过联盟整村打包推进,以游客一站式全程细致服务体验为中心。”盛世农业现场负责人黎伟说。
“在联盟的指导下,我们每一家民宿都有一个特色和故事,每一间民宿都能看见一种乡愁。”王淮兴奋地说。
“未来,马粮坪村将以建设一个开放式村庄大景区为目标,聚力打造集茶产业、观光休闲和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推动村级旅游经济发展。”袁国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