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无花果结出农旅融合、乡村振兴“致富果”。摄制:郭君、徐蕊儿
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荆楚网记者探访当阳玉双园无花果基地,感受丰收喜悦。闻玉强 摄
游客采摘无花果。郭君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魏茜)金秋时节,位于当阳市玉泉山麓王店镇木店村的玉双园内,40亩无花果进入盛产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9月16日,荆楚网记者走进玉双园无花果基地,只见成片的无花果苗整齐排列、生长茂盛,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枝叶掩映下,一排排紫红相间的果子散发出淡淡清香,让人垂涎欲滴。果园内,三三两两的游客挎着小篮子漫步其中,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舌尖上的美味。
无花果基地成为采摘、观光的好去处。郭君 摄
“我们的无花果主要有波姬红、玛斯义陶芬、芭劳奈、金傲芬、布兰瑞克等5个品种,成熟期从7月底一直持续到11月初,现在每天来采摘的人很多,高峰期日接待量超过了600人。”基地负责人曹刚告诉记者。
2017年,从事黑斑蛙养殖的曹刚在武汉参加农博会时,了解到种植无花果市场前景广阔,“无花果当年种当年就能收,采摘周期长,且不耐长途贩运,销售半径小,特别适合当地采摘。”回来后,曹刚在坝陵街道照耀村试种了3亩无花果,当年便大获成功,收益可观。
尝到了甜头,曹刚有意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恰逢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黑斑蛙养殖无法继续,急需转产谋出路,于是,他便在玉双路沿线流转土地建设玉双园,并成立当阳市富邦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水果采摘。
无花果采摘。郭君 摄
“园区种有无花果40亩、棚架梨20亩、八月瓜8亩、青花椒2亩,今年7月底无花果挂果开园,预计全年总产值可达60多万元。”曹刚介绍道。
“以前只听说过无花果美味营养,但市面上不容易买到,平时很少吃,孩子还没见过无花果树,在这里能够亲手采摘鲜果,味道更甜、水分更足,而且一家人来采摘,既接触大自然,又增长知识,更是一种亲子体验,很有意义。”到玉泉山风景区游玩的武汉游客李先生说,自己在抖音上无意间发现了这片采摘园,从景区出来就顺便带孩子来采摘。
无花果营养丰富深受市民欢迎。郭君 摄
无花果的丰收不仅给合作社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吸纳了15名村民稳定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增收。“我流转了5亩地给合作社,自己农闲时也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木店村村民胡开春说。
玉双园无花果基地。郭君 摄
为了让无花果产业发展壮大,合作社还将无花果鲜果进行深加工,推出了果干、果片、果酒等多种产品,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培育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有力促进了农旅融合发展。
基地负责人曹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郭君 摄
曹刚说,今年还计划给无花果树搭建温室大棚,通过温度调控延长采摘周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动周边村民种植无花果,同时结合玉双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发展,开发民宿、观光项目,并在条件成熟时申报旅游研学基地,把玉双园打造成集观光休闲、采摘品尝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带领更多农户致富增收。
9月23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宜昌主场活动将在当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