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宜昌市民政局为民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0日21:13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海峰 实习生徐蕊儿) 10月29日上午,宜昌市召开第八场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民政局聚焦群众生活,围绕为民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工作经验。

缩减时长 低保零资料申请一周办结

宜昌市推行“低保零资料申请一周办结”改革,为民政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破题。今年4月印发《宜昌市低保零资料申请一周办结改革实施方案》,5月印发《宜昌市社会救助容错免责实施办法》,6月在全市实施低保申请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选择枝江市、远安县及五个城区开展试点快速办结,9月在全市推行“零资料申请一周办结”。

明确“减时快办”目标,主动适应“放管服”要求,实行告知承诺制,引导群众如实申报困难实情,查看“一证”(身份证)填写“两书”(告知承诺书和核对授权书),无需再提供收入、财产、支出等证明材料,全面实现申请零资料。在困难群众签定承诺书和核对授权书后,3天内完成系统建档、数据比对、困难评估,对数据比对无异议的申请对象实现快速预审确认并出具预审通过结论。原来需30个工作日反馈审核确认结果将缩减到一周内。

优化系统 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

宜昌市民政局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不断优化民政系统“互联网+政府服务”应用,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

2020年10月,将14个县市区高龄津贴信息统一纳入宜昌民政综合服务平台,并对接大数据、卫健、殡葬等部门众多数据,打造全市高龄老年人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市、区、街道(乡镇)数据信息分级共享。

由“坐等服务”变“主动服务”。线上,精准对接养老服务对象需求。依托宜昌“宜格服务”等城市大数据平台,开发推出高龄津贴在线申请和高龄津贴查询功能,让老年人家属或社区网格员能在线为老年人进行高龄津贴申请;线下,坚持便民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养老服务对象。围绕老年人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需求,社区网格员主动上门帮办代办,提高老年人高龄津贴的有效性和便利性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

截至三季度末,累计为全市11.82万高龄老年人发放补贴5450.9万元。

加强整治 倡导文明祭祀葬俗新风

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围绕建设公益、惠民、绿色、文明殡葬要求,编制全市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加快殡仪服务设施建设,构建殡仪馆、火化设施、生态公墓三位一体殡葬设施格局。到2025年,全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覆盖所有县市区及60%以上的乡镇中心村。

编制殡葬设施“十四五”布点规划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2021年各县市区规划全部完成,2021年实现火化设施县级全覆盖,2023年实现全域火化,县域全域土葬区。此外,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村级生态集中安葬点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性,2025年实现城市生态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覆盖所有县市区城区,农村生态公益性公墓(集中安葬点)覆盖县市区60%城镇中心村。

推进散坟整治三年行动,对散葬坟墓,采取迁入公墓、深葬覆绿、植树遮蔽等多种方式进行生态化集中治理。2021年完成30%的整治任务、2022年完成70%的整治任务,2023年全部完成,实现全市“三沿五区”500米可视范围内无散葬坟墓目标。

此外,宜昌市民政局还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深入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并把丧葬习俗改革和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全面开展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行动,积极倡导鲜花祭祀,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

刀刃向内 完善社会组织监管工作

宜昌市民政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市民政系统深入开展“抓党建、强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推进部门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升民政干部综合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的作风水平。

发挥党建引领,提升社会组织党建水平。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示范辐射作用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典型,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指导2个党建示范点参加全市“一支部一特色”案例评选,以“点”带“面”,全面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此外创新综合监管机制,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按照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路。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