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姝亚 通讯员王天皓)数字底座是城市大脑的核心和基础。11月12日下午,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宜昌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正式上线,会上介绍了宜昌城市大脑建设的相关情况。
宜昌城市大脑的建设坚持持百姓心、建智慧脑、护生命体,是时代大势所趋、城市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愿。其总体定位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工具、面向市民精准高效服务的智能平台,按照城市作为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致力于力打造现代城市治理的典范样本。
据悉,宜昌市城市大脑的建设对标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使城市具备更广感知力、更强协同力、更优洞察力和更高创新力。
其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234”。“一”个数字底座;“两”个体系,即数智化支撑体系、三融五跨应用体系;“三”大保障,开发与运维服务保障、组织与机制保障、标准规范与安全保障;“四”大领域26类场景。
为保障有更充分的时间深度、最适合的建设团队,推动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宜昌市将数字底座与应用场景分开招标,吸引更多企业差异化参与建设。目前,由宜昌国投集团恒泰公司作为城市大脑的运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维,在实战中培养宜昌本土运维团队。
宜昌城市大脑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绍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宜昌城市大脑建设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突破性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有信心探索出宜昌特色之路,为城市现代治理提供宜昌典范样本。”
经过6个月集中攻坚,宜昌城市大脑各项建设有序推进,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数字底座建成上线后,拥有数据存储及治理、高效计算、物联感知、人工智能等六大核心能力,涵盖17个方面、4000多个颗粒化事项;智能审批、宜键生命护航、一部手机游宜昌等应用场景已经部分落地,全市一个停车场已在多个停车场试点,先看病后付费在选择医院试行;公安、交通、住建、卫健等10个部门小脑正在积极推进落地并逐步联动。
在城市大脑项目带动下,三峡大数据产业园已入驻企业、院所20余家。投资3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特色小镇正在谋划。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宜昌大数据“三园两中心”的产业布局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