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宜公轩)年终将至,宜昌市各级公安机关将“情指勤舆”一体化和“找堵防”工作作为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 “重要法宝”,抓住“管住人、紧盯案、防风险、补强链、健机制”等重点环节,突出系统思维和实战实效,强化源头全面找、发现重点堵、建制系统防,持续推进“找堵防”工作,全市“一感一度一率一评”全省排位居前。
靶向引领,系统谋划深度推
“理念转变”深入“推”。“找堵防”是徐文海副省长结合湖北公安实际提出的公安工作“法宝”。副市长、公安局长上官福令多次召开党委会、调度会,要求将“找堵防”工作作为公安警务理念、方法、手段,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警务机制改革、知责担责明责体系、年底冲刺结账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带头深入一线推动落实,组织动员全警研习,找准方向和目标,积极推动“情指勤舆”一体化和“找堵防”工作成果转为“宜昌公安”实绩。
“百名局长”一线“找”。为推动“找堵防”迅速落实落地落细,启动市县两级 132名“正副局长”深入一线开展“找堵防”,市局和县市区“一把手”既当“医生”问诊、又当“先生”指导,用“放大镜”推动“找堵防”。分管局领导按照分级分层分线要求,瞄准管理“簿弱点”、运行“堵点”、防范“盲点”,用“显微镜”精准精细“找堵防”。专业警种和基层单位结合短板弱项、疏忽环节、易犯错误地方,用“反光镜”开展“找堵防”,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方法解决在一线、机制修补在一线。
“双周督办”常态“抓”。10月以来,各地持续发力,将“找堵防”作为公安机关常态化工作推进抓落实,建立“‘一把手’双周督办”机制,市县班子成员与相关警种负责人“面对面”“硬碰硬”“直击问题”,查找、分析、研判“问题、风险、漏洞”,形成主要领导现场“督”、业务警种及时“补”、基层一线主动“改”的良性互动。
数据赋能,精准堵防筑底盘
找准着力点。迅速制定工作指引,加强信息采集录入,建立工作即采集、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比对等工作机制,确保辖区底数清、情况明。
消除风险点。针对治安要素风险隐患,全面升级宜昌市“实名制”系统,强化智能运用,提升采集精准度,并以“智慧行业所场”带动“智慧社区、智慧巡防、智慧安保、智慧服务”提档升级。将交警部门“六合一”平台延伸到77个农村派出所,加强农村重点驾驶员、车辆、险段等全时空、信息化管理,提高治安要素、交通要素融合管理效能。
加强管理力。坚持“管住人就是堵住最大窟窿”思维,及时发现和采集重点信息,确保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落实“五包一”管理措施,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
提升承载力。加强“宜睿区警、村辅”两个APP进行深度开发,进行改造升级。推动“基层用”向“全警用”转变,让民警会用、想用、好用、创新用,提升全体民警分析、比较、研究状态下能力水平。扩展“宜睿村辅”APP注册用户,推广社区(村)干部、网格员注册使用,丰富信息采集来源,畅通了公安“小闭环”向政府“大闭环”渠道。
即找即堵,“六大行动”快补防
特殊群体关爱帮扶行动。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查找专项行动,对刑满释放等特殊群体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户籍地、居住地双向关爱帮扶。
脱失吸毒人员排查行动。深化“7.25”专项打击整治,强化动态碰撞和实战走访调查,加强脱失吸毒人员管理。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请示,高标准建成宜昌市首个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填补了宜昌病残吸毒人员管控的空白,目前已收治治疗对象50余人,尚有20余人正在治疗之中,有效解决病残吸毒人员“送戒难、收治难”问题。
“黄赌”打击整治行动。深化打击跨境赌博“122”工作机制,制定十五条措施,组织开展全市歌舞娱乐、洗浴休闲、网约房等“地毯式”清查,建立异地用警、“一案双查”、“网上作战”等机制,挤压“黄赌”违法犯罪生存空间,扎实推进打击跨境赌博、卖淫、网上招嫖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据统计,全市破获涉黄涉赌刑事案件219起,移送起诉470人;办理涉黄涉赌行政案件665起,治安处罚1764人。
社会面防控清查行动。每周持续开展“大巡逻、大排查、大清查、大整治”行动,屯警街面、显性用警,做到防控“全覆盖”、管理“无盲区”、守护“全时控”,以清促管、以管促控、以控促稳,通过高频率、高强度、高效率专项行动,确保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良好。近两月来,共出动警力3153人、消除隐患1128处,破获刑事治安案件318起,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派出所枪支规范行动。进一步规范派出所公务用枪配备、每日枪支交接手续、进出库采集登记等管理制度。坚持练兵先练长、强警先强将,市局党委成员身先士卒、带头实战,通过教官教、组织训、对抗练,全面提升全体民警手枪实战射击本领。
全警“夜学”提能行动。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夜学”培训,重点围绕警务大数据、《行政处罚法》辅导、反电诈“防治宣”、疫情防控流调等知识内容,从局长到每位民警主动充电、补能,深化“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一警多效”机制。
建制强链,整体提升增质效
党政协同。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桂华亲自研究“找堵防”工作,将“找堵防”上升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年终平安创建综治考核。借助党委“双线交办、双线督办”机制,积极推动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强化政治、社会、治安风险日报告、日研判、日处置,倒逼职能部门“找堵防”,形成“党政统筹、公安主力、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警治融合。在“融”上下功夫、在“合”做文章,强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以“找堵防”推动党务、政务、警务、村务融合发展。发挥“10号球员”作用,当好基层治理主力军、先锋队,总结推广“警格对接”“农村中心警务站”“平安积分奖励”等“一村一辅”警务机制,努力提高管理、处置效率,全面推动源头发现、动态管理、包保体系建设。
问责碰硬。对“找堵防”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处置不到位造成恶劣影响案件的,将综合运用通报、约谈、挂牌督办、一票否决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