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青岛路小学传统节气之冬至课程活动展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12月21日23时59分,我们迎来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生命蛰伏,静待轮回。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学生用传统书法迎接冬至节气到来。记者 闻玉强 摄
受连日晴空朗日的加持,今年“一九”的开篇却是一片暖意融融,冬至当天,宜昌最高温度甚至达到20℃。
然而,渐入深冬,冷空气的威力也将逐渐显现。据“宜昌气象发布”消息,24至26日,宜昌将出现一次明显寒潮天气过程,伴有大风、强降温和雨雪冰冻。
受这波寒潮天气影响,气温将会大幅下降,全市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7~10℃、局部达12℃以上;最低气温出现在27日早晨,低山平原-2~0℃,半高山以上-10~-6℃,伴有冰冻天气。“数九寒天”将拉开帷幕。
同时,伴随着大幅降温,还将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23日夜间到24日低山平原小雨,局部中雨,半高山以上地区小雨转中雪;25-26日低山平原雨夹雪转小雪,半高山以上地区中雪,局部大雪;山区积雪深度2~5厘米。
其实,从气象上来讲,冬至的气温并不是最低的。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进入冬至之后,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童声迎冬至。记者 闻玉强 摄
数九 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 并依次定名为一九、二九、三九……九九,共81天,表示“数九寒天”中各时段气候由凉到寒,再由寒到暖的变化情况。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
数九歌。记者闻玉强 摄
所以,民间有谚“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俗语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其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
学生们制作的创意“饺子”。记者 闻玉强 摄
在我国许多地区,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又因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链接: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蚯蚓蜷缩在冻土中,静待春暖花开。
二候麋角解。麋鹿的老角开始脱落,新的犄角慢慢长出。
三候水泉动。冬至后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山中的泉水开始缓慢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