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兴山水月寺:小微水体”擦亮山村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2日18:42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郑久斌 万常俊)层层整修的茶园从山脚向山顶延伸而去,在兴山县水月寺镇南对河村羊象坪新整治的小堰塘边,几位老人正坐在长椅上享受午后暖阳,一位钓鱼爱好者在休闲垂钓……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已成为该镇擦亮美丽乡村的一张新名片。

微信图片_20211222183434.jpg.jpg

整治后的羊象坪。通讯员 供图

水月寺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溪河18条,水库3座,河道总长98公里,水库总库容230万立方米。近年来,水月寺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统筹资金,建立起小微水体疏浚整治及长效管护机制,镇内小溪沟、乡红溪、羊象坪、炉子湾堰塘等水体面貌及周边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欢”。

微信图片_20211222183447.jpg.jpg

整治前的羊象坪。通讯员 供图

以推进小微水体治理“有名”“有实”“有能”为目标,水月寺镇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河库长制成员单位集中力量攻克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以村为单位大力推行“一长两员”体系建设,针对27个小微水体,全镇共设置河长13人、保洁员28名、监督员21名,建立“管治保”责任体系。在小微水体常态化保洁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村结合实际,探索出以居委会为代表的“分片包保”制及以道路坪村为代表的“周五统一行”两种机制。

微信图片_20211222183453.jpg.jpg

整治后的炉子湾堰塘。通讯员 供图

在开展小微水体治理过程中坚持“一盘棋”,形成多方治理合力。在农技方面大力发展“稻田+”、“果园+”种养循环农业,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通过发放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等,实行化肥减量,免费发放有机肥300余吨。畜牧方面试行雨污分流改造,推广干清粪工艺,18家养殖大户扩建30立方化粪池,400余户进行三格式栏圈改造,大力实施“青山工程”,完成造林绿化4800余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超过90%。工业方面完了矿山标准化创建、清洁化改造,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同时在建设领域修建垃圾分类点30处、农村公厕17个,完成“厕所革命”改造3297处,实施污水管网改造项目,集镇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

微信图片_20211222183503.jpg.jpg

整治前的炉子湾堰塘。通讯员 供图

以全域旅游开发为总抓手,水月寺镇将乡村小微水体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水为媒,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高岚村小溪沟,毗邻朝天吼漂流国家4A级景区,兴建生态堰坝,增加水体面积,打造了石磨、水车等水景观,完成主题小公园、景观绿化、花坛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3家、小水果76亩,引入社会资本建成以采摘观光、农俗体验为主题的低山沿河旅游示范项目,带动当地村民户均增收1.5万元。

南对河羊象坪,小微水体整治后变为杨柳荷塘,配套观景步道285米、观景平台1处,周边综合运用“砖头、石头、木头、水头”等乡野元素,对42栋房屋进行风貌改造,庭院绿化率达80%,部分墙面喷上农耕文化彩绘,凸显山谷风光和山野风情,建成了集养殖、垂钓、康养等于一体的水生态湿地。晒谷坪炉子湾堰塘,整合资金80万元,开挖堰塘、治理护坡、加装护栏,修建溢洪道和放水闸阀,增强了蓄水功能。现已成为700亩稻田的重要水源,为推广高山冷水红米种植及后续综合整治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山水相依、人水相亲。一个个小微水体正生动演绎“变形记”,为秀美水月生态画卷增添多姿色彩。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