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欣 乔长姣)近年来,峡口镇整合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室等基础资源,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2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遍布街头巷尾、深山院落,助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重塑美丽乡愁
漫步在峡口镇岩岭村的湖边栈道,乡村稻田与壁画文化相互交融,茶园别墅与户外拓展引人注目。很难想象,曾经这里环境杂乱、村里都飘荡着猪粪味。
“岩岭地势高,交通不便,以前家家户户都发展生猪养殖,我们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遇,完善基础设施,曾经的猪粪味变成现在的瓜果香。”岩岭村党支部书记唐志盔介绍道。
岩岭村围绕村里的一棵百年大杉树做好“党建+乡村旅游”融合文章,盘活全村自然景观,在项目建设同期大力推进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禁塑”行动、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措施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
村容村貌的改变让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既保留独具岩岭特色的田园风,又融入峡口的港口元素,大杉树、云台观、滴水岩等多处自然景观成为乡村旅游打卡胜地。同时,岩岭村院子坎、诺西民宿、社情民意室、党建活动室、志愿服务站等多个功能区在此汇集,这里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又是村民家门口的“公共服务圈”,爱心雨伞、充电宝、急救箱、免费Wi-Fi、复印打印、阅报架、导览图等多项“微服务”全方位多维度为村民及游客提供便利。
传承红色文化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近日,在峡口镇琚坪村刘子泉纪念广场,几十名党员干部正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自2021年刘子泉红色教育基地挂牌以来,面向全社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常态化开展理论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立足自身红色历史资源宣讲革命故事,在全县率先推出红色文化讲堂。
琚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用“5个一”活动模式,即参观一个旧址、重温一段誓词、颂读一段党章、观看一场影片、参加一次党史学习,志愿服务者通过学习传承红色文化创造性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关爱帮扶、环境卫生、健康守护等志愿服务活动。
依托琚坪红色文化,峡口镇还打造了普安琚坪岩岭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引领文明新风
峡口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精心打造“德润峡口”志愿服务品牌,建立起村民身边的志愿者队伍,从建阳坪村玉坊坪屋场院子到岩岭村院子坎屋场院子,一个个“六心屋场”示范点正成为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把志愿服务搬到舞台上,通过戏曲、小品的形式展现生活中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是峡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特色之一。“德润峡口”文艺汇演暨峡口好人榜发布活动自2017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年,累计发布141名峡口好人,一个个充满了正能量的真实故事,在小小港口集镇引起了强烈反响。
峡口镇16个村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以主题文艺汇演、农民运动会、乡村旅游节、乡村美食节等形式展示各村特色文化建设成果,同时依托送戏下乡、免费公益电影放映等,全方位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已然入冬,头戴小红帽,手拿大喇叭,走村入户的“德润峡口”宣讲小分队正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流动宣讲,并同步开展健康教育、文明新风引领等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