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1月5日17时14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着冬天最冷序幕已经拉开。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是冬天的第5个节气,也是2022年的第一个节气。今年“小寒”正值“二九”第七天,1月8日将进入“三九”,1月10日将迎来“腊八”。
1月5日迎来“小寒”节气。来源:央视新闻
宜昌以阴雨天气为主
宜昌气象台5日最新预报显示,今天该市阴天,早上有薄雾,最高气温4到9℃。未来一周,宜昌云系较多,期间有弱降水。
未来一周宜昌天气。来源:中国天气网
小寒时节的雨雪天气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村有谚:“小寒宜雪不宜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下雪对农作物是一种滋养和保护,正好利于农作物生长。一些地方还有“小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的说法,“三白”,即指雪、冰、霜。意思是小寒节气这天,如果能够有降雪和冰冻出现,那么来年的收成就会很好,农民就会丰衣足食,说明小寒节气见到雨雪比较好。
1月5日,宜昌阴天有雾。闻玉强 摄
迎来一年最冷时节
冬至之后,冷空气频频南下,气温持续降低,小寒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土壤冻结,河流封冻,人们称之为“数九寒天”。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此时节,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气温仍在持续降低,所以民谚有语“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小寒时节,北风凉,雨雪雱,草木摇落,景物萧条。在气象记录中,我国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俗话说,“冷在三九”,由于小寒正处在三九前后,因而还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对于南方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宜昌街头,人们穿上厚厚棉衣。闻玉强 摄
小寒节气名字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在腊月之初,是季冬开始的标志。冷气久积,近而成寒,到了小寒,冬已极冷也。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唐代元稹《小寒》诗中云:“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来源:宜昌天气网
年味渐浓春天不远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今年小寒,距离过年还有26天。小寒过后,年味渐浓,街头巷尾挂起了红灯笼,令人梦牵魂绕的旋律渐渐响起,人们开始忙着煮腊八粥、备年货、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做鱼糕,准备辞旧迎新过大年。
熏制腊肉迎接新年。闻玉强 摄
“冬日动一动,来年少病痛;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在阳光充足时,小寒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运动要注意适度,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受寒。
宜昌百里荒滑雪场。来源:百里荒景区
“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节气天气虽然寒冷,但最冷的时节正是冰雪运动的最佳时机。元旦假期,宜昌百里荒滑雪季正式启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玩耍打卡。百里荒滑雪场是宜昌市第一个高山滑雪场,雪场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今年进一步调整了雪场布局,新增了儿童戏雪区、拍照打卡区及年轻人喜欢的爱情胶囊表白墙,对夜滑灯光进一步升级改造。
百里荒滑雪场。百里荒景区供图
小寒节气期间,天气寒冷,感冒、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应格外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戴帽子,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也要倍加呵护。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最近到立春前,入睡前都别忘记泡脚。
梅花在风雪中怒放。来源:央视新闻
此外,“小寒”也是进补好时节,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羊肉、牛肉、萝卜、杏仁、瓜子、花生、葡萄干等食物皆是小寒饮食之选,尤其是炖汤最适合寒冷节气,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天寒地冻之时,一家人围坐一起,炖一桌暖食,围炉谈笑,惬意非常!
小寒节气的梅花在风雪中怒放,踏雪寻梅间,春意已在冰雪中悄然萌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