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电力引擎”赋能宜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0日15: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治飞)2月8日,宜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在大会上,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被授予“宜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直以来,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始终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认真落实市委政府要求,全面加快电网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210145652.jpg.jpg

建好提供发展动能的“基础网”

2021年11月7日,兴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送电,改变了兴山县没有22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也标志着宜昌电网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

兴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75亿元,是兴山第一座智能变电站。站内主设备集中了多项国内电力行业领先技术,具备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功能,能够支持电网实时在线分析和控制决策,进而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

工程投运后,改善了兴山主网结构,极大缓解了110千伏线路运行压力,有效解决了枯水期供电卡口、丰水期小水电上网受限等瓶颈问题。据悉,两条专供郑万高铁兴山牵引站的220千伏专线将在年底竣工,届时兴山变电站将为郑万高铁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搭建好电网的“强筋健骨”,也要让“毛细血管”延伸到宜昌的山山水水。正值初冬的兴山县黄粮镇仙侣山,景色正好。道路旁的农家乐,正在喜迎八方客。对于用电的变化,“猪倌”向军、秦九英夫妇有着最深的体会。

30年间,二人为了生计出山,又为了尽孝回山,电成了他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搞规模养殖,肯定离不开电。出去打工前,都是一盏黄花灯,隔三差五就停电。现在回来了,电磨、取暖灯、换风机都是随便用,咱们养猪也成了半自动化了。”在干净的猪舍里,随处可见各种生产用的电器,有了这些助力,养猪不再是“苦哈哈”的事。

同样地处偏远的长阳峰岩村,村里“四季茶”加工厂、“跑跑猪”合作社、抽水泵站,各种电气化设备已经走进了大山深处,供电却从未出现卡口。“现在老百姓生活条件都好起来了,冰箱、电磁炉、洗衣机等电器是家家有,户户用,电力供应非常关键,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在该村多年的供电公司驻村书记对老百姓的用电格外上心。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在宜昌,一张坚强的供电网络已经建成,“十三五”期间,电网投资超60亿元,较“十二五”增长25%,电网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两率一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微信图片_20220210145739.jpg.jpg


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电小二”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宜昌,围绕当地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电力系统的店小二们正积极行动。宜昌市白洋工业园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工地,场平工作和夯基施工正同步进行。挖掘机、渣土车来回穿梭,一片热火朝天。

项目推进办报建主管鲍雪峰介绍:“去年12月底的时候,因为下雪的原因,有一个800千伏安的变压器到不了现场,造成电力接送不了,生活区吃饭、饮食、住宿,都存在问题。”

接到邦普项目需求后,国网宜昌供电公司立即组织专班调研,将原本需要15天的供电工程工期压缩到了三天。国网宜昌供电公司邦普项目驻点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吕万丰说:“勘察了我们施工地点周边的一个供电的环境,通过我们的公共变压器架设了一条临时的供电线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工人生活区用电的燃眉之急。”

微信图片_20220210145743.jpg.jpg

邦普项目用电负荷大,占全宜昌最大负荷的21%,接入后对相关区域电网稳定运行影响较大。项目建成后,生产用电如何保障?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主动上门协助测算用电负荷,提前对电源方案研究论证。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荣延海说:“按照客户建设时间最快,投入资金最省,实施方案最可行的原则,我们省电力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接入500千伏安福寺变电站供电区域,项目节省外线投资约1.5亿元,一定不让发展等电。”据了解,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还将再投资约8亿元,确保项目用电和宜昌城市用电安全可靠。

“不让发展等电”这句有力承诺的背后,是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从服务理念到服务举措的不断进步。为简化企业报装流程,国网宜昌供电公司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打造报装中心一站办、网上国网指尖办、网格服务上门办、客户经理全程办、重大项目驻点办的“五办”优质服务举措,特别是在邦普项目招商引资中,组建由公司负责人挂帅的工作专班,全力做好供电设施迁改、施工用电报装、电源接入方案确定、绿电交易服务等各项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

近年来,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建成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建立供电服务网格2000余个,形成“一个中心调度指挥,多个网格协同配合”的新型客户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市县两级供指中心,建成5个县城区供电服务站,推动电力网格融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

微信图片_20220210145748.jpg.jpg

争做实现“双碳”目标的“排头兵”

2021年11月14日,在秭归港内停靠着4艘游轮,没有了柴油发电机的轰鸣,港口显得格外安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指示精神,在市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从2018年以来,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全力推进绿色岸电建设,建成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成为全国内河岸电的“宜昌模板”。推广运用“岸电云网”平台,解决了接电难、缴费难等问题。在不断完善岸电服务的同时,国网宜昌供电公司服务“双碳”目标的项目,已经形成了“水陆空”一体化的新格局。

服务全市“双碳”目标,也要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在秭归郭家坝镇村民通过电动轨道车运输着脐橙种植的生产物资,秭归脐橙每年产值高达30亿元,是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以往,秭归脐橙出园出山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运输成本高、效率低。2019年以来,秭归县大力推进电动轨道建设,国网宜昌供电公司积极做好供电服务,将动力电送到田间地头。

“电动轨道车相比柴油机轨道车更加经济,运输能力更大,越来越多的合作社都完成了电动改造,让我们脐橙的运输成本压缩到了最低。”秭归县丰悦脐橙合作社理事长王学伦介绍。据了解,目前秭归全县建成电动轨道338条、6.3万米,覆盖面积达到3万亩。乡村电气化的纵深推进,为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的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前只听说三峡大瀑布风景秀丽,飞瀑一绝,我还担心山上找不到地方给车充电,没想到景区这么现代化,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夷陵区三峡大瀑布景区的变化让游客惊喜不已。步行经过光伏走廊,轻松换乘景区电动观光车前往闻名遐迩的“三峡大瀑布”。宜昌首家全电化绿色景区——“三峡大瀑布”风景区全面投入使用数月余,成效显著。助推夷陵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呵护青山绿水。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将继续紧紧围绕宜昌加快建设“六城五中心”战略目标,全力以赴当好经济发展保障者,为宜昌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争当龙头”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