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魏茜)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当阳市锚定“全省前列、宜昌第一”工作目标,将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最优先项,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彰显了该市坚定不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毅力,也是该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3月2日,当阳市举行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晒出了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成绩单”:2021年累计兑现惠民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资金2804万元;掌上法服中心等3个项目通过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验收;被命名为全省政府采购工程免收“两金”改革先行区……
3月2日,当阳市举行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方梓轩摄
去年12月底,当阳市投资1.6亿元建设的市民之家正式投入运营。以市民之家为优化政务环境主阵地,大力开展“减审批”行动,对标先进减时限,最大力度减材料,大刀阔斧减跑动,建成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店小二”自助服务体系,实现1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全市依申请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100%、即办件比例65.57%、跑0次比例74.36%、跑1次比例25.64%、减时限比例88.10%。
此外,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网通办”、“互联网+监管”等工作长期位居宜昌第一。实现77项市级高频事项跨域通办、94项县级高频事项跨域通办。掌上法服中心、政府采购工程免收“两金”、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等3个项目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
积极推行惠民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着力打造快审快兑直达到企的奖补机制,2021年当阳市累计兑现惠民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资金2804万元。今年,该市进一步梳理惠民惠企政策清单,将“免审即享”范围由23项扩大至46项,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应享尽享。
作为全省政府采购工程免收“两金”改革先行区,当阳市坚持“应免尽免”“可退尽退”“创新监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2021年4月至今,该市73个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1.32亿元,免收履约保证金1.47亿元,累计为企业减负近3亿元。
营商环境优不优,与干部的政治占位、思想认识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当阳市该市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破除营商环境顽瘴痼疾。建立了逆向评价问卷调查机制,定期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同时,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聘请25家企业负责人为营商环境“体验师”,5名纪检监察干部为营商环境“观察哨”,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代表为营商环境“监督员”,开展体验式评价,推动形成“大家来找茬”的工作格局。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评价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的发展与壮大是最明显的、具有可观察性和可衡量性的直观指标。
2018年初,河北衡水80后企业家母长彪被当阳市“黄金十条”招商政策吸引,决定来投资建厂,当年11月,湖北通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SMC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当阳,投产后订单纷至沓来,经营红红火火。去年11月,母长彪追加投资5000万元,新上光缆加强芯项目,计划3月份全面开工建设,产业实现裂变升级。
在母长彪的带动下,弟弟母长宁也来到当阳开办公司;两位朋友也分别带着项目落户当阳。经母长彪的牵线搭桥,另一复合材料配套供应链企业也有意投资当阳;还有一个总部经济项目计划签约。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
“下一步,我们将在政策支持上做加法、在企业负担上做减法、在激发活力上做乘法、在破解难题上做除法,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确保全省最优营商环境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效果,提升当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当阳市营商办主任何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