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二月二“中华屈氏第一村”龙舟竞渡祈丰收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5日08: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彩云 吴波)3月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2022归州万古寺龙舟文化节暨“二月二·龙抬头”活动在湖北省秭归县万古寺村举行。青山绿水间的悠悠万古寺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颇显诗意。香溪河畔传来的阵阵赛龙舟的击鼓声,为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生动。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狮巡游。 (2).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狮巡游。通讯员 供图

二月二龙抬头,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这天也称二月节、春龙节、青龙节。根据古老的天文学,惊蛰至春分间,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 ,当地理发师为小朋友们理发,寓意“剃龙头”。 (1).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 ,当地理发师为小朋友们理发,寓意“剃龙头”。通讯员 供图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当天,万古寺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广场上,10多个小孩排排坐,开始剃“龙”头,寓意新的一年,从头开始,鸿运当头。同时,一只长70米,采用传统纯手工工艺制作的龙头风筝,盘旋在香溪河上空,昂首争春。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下水仪式。 (1).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下水仪式。通讯员 供图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好年景,春开头。“。相传苍龙沉睡了一个冬天,二月初二开始苏醒。它把身子一翻,喘一口气,甩一下尾巴,天上便出现“隆隆”雷声,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蜇”前后。“过了惊蜇节,春耕不停歇。”惊蜇过后,天气转暖,春耕春播开始。这一天,人们迎龙求雨,祈盼丰收。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观看民俗表演。.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观看民俗表演。通讯员 供图

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秭归薅草锣鼓》便诞生于春耕农忙时的田间地头。万古寺作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屈原传说》和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秭归薅草锣鼓》的传承保护基地,现场还举办了“匠心非遗、拾趣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展示展演,其中峡江龙舟等秭归文创产品颇受群众喜爱。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点睛仪式。.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点睛仪式。通讯员 供图

万古寺村是屈氏后裔聚居地之一,也是海内外屈氏后裔寻根问祖的圣地,全村有六成以上的村民都姓屈,因而有着“中华屈氏第一村”的美誉。为奋力实现屈原文化“一标三地”目标定位,近年来,万古寺村以修屈祠、续屈谱、供屈像、诵屈文、承屈风为载体,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传承弘扬屈原文化。活动现场,屈原文化传承交流中心现场揭牌。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下水仪式。 (4).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下水仪式。通讯员 供图

秭归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文化积淀深厚,龙舟运动历史悠久。二月初二划龙舟,开启春耕、纪念屈原是万古寺历来的习俗。

2022年3月4日,参赛龙舟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香溪河畔奋勇竞渡。 (2).jpg.jpg

3月4日,参赛龙舟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香溪河畔奋勇竞渡。通讯员 供图

龙舟不点睛者为盲龙,龙眼点睛方可精神焕发,一往无前。活动现场,十九大党代表王华君、优秀企业家代表李正伦等各级优秀人士为龙舟点睛。

“下水咯!”指令一出,6支龙舟竞相入水,开始游江。龙舟竞渡上岸时,谁先抢到岸边的红彩便预示着好彩头。

岸边锣鼓喧天,加油声此起彼伏。一场趣味十足的龙舟拔河赛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浆落四起的水花,龙舟也随着激烈摇摆,出现一幅“你来我往”的画面。

2022年3月4日,参赛龙舟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香溪河畔开展“龙舟拔河”比赛.jpg.jpg

3月4日,参赛龙舟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香溪河畔开展“龙舟拔河”比赛。通讯员 供图

“龙舟是中华文明的延续载体,是传统文化的记忆传承。龙舟运动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优秀历史文化,更展现着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伟大体育精神。”秭归县文化旅游局体育股股长范军介绍,“秭归县今年将迎来包括龙舟世界杯在内的3场龙舟顶级赛事,作为中国龙舟之乡,秭归县在传承龙舟文化、发扬龙舟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激烈的比赛之后,龙舟队依次前往归州镇宏发洗果场、官庄坪村委会、山水林田湖草项目部等六处附近码头进行“拜码头”,龙舟队向码头道贺,码头点燃礼炮欢迎致礼。“拜码头”的习俗在秭归峡江地区由来已久。旧时峡江船商初到一地须“拜码头”,给乡里乡亲送去祝福,讨个好彩头,码头的主人则回礼,以后好互相照应。。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下水仪式。 (3).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举行龙头下水仪式。通讯员 供图

二月二、龙抬头,山水乡愁忆归州。万古寺漫山的脐橙园,橙黄的果子招摇枝头在满目青色间更加耀眼,似乎在跟所有到场的人诉说着今日丰收。近日,央视栏目《记住乡愁》中“万古寺村——四季橙乡·万古流芳”讲述了村民将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代代相传,充分利用家乡独特的自然条件,历经艰辛品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谱写出橘颂新诗篇的故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振兴过程中的磅礴力量,以及绿水青山中的现代乡愁。

2022年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放飞龙头风筝,祈盼一年风调雨顺。.jpg.jpg

3月4日,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当地村民放飞龙头风筝,祈盼一年风调雨顺。通讯员 供图

乡村振兴,既要塑型,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关键。“我们通过举办龙舟文化节活动,传承屈原文化、龙舟文化。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引领村民的作用。让村民看到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机遇,和自身发展中的短板。不断提振精气神,谋求新发展。”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说道。

据了解,当天还同步召开了屈氏后裔助力乡村振兴乡贤座谈会、篝火晚会等多项独具地方特色的庆祝活动,民间传统文化魅力在这个美丽乡村十足绽放。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