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宜昌频道

“党建+社会救助”枝江品牌更显温度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1日12:1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田雪莲 张书文)“小彤(化名)最近学习状态挺好的,跟同学相处也很融洽,我们平时会多关注,有情况直接跟你们对接联系。”家住枝江市马家店街道七口堰社区的小彤(化名),现龄13岁,2021年和2022年父母相继去世,像这样的通话,枝江市民政局和学校每周都要进行一次。

2022年年初,七口堰社区网格员肖丹云在巡查期间了解到付文涵的情况后及时上报,协助处理付文涵父母的后事,又先后两次向马家店街道民政办申请急难型临时救助金共9320元,并将付文涵纳入孤儿救助,明确其法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和义务。

“除固定保障外,我们社区还将这个孩子纳入关心关爱对象,每月进行走访慰问。与学校和心理咨询师对接,持续为他提供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服务,尽力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社区网格员肖丹云说。

这是枝江市“党建+社会救助”中的一个案例,枝江市、镇(街道)、村(社区)“上下”同步,协调联动,共同解决救助工作在基层“怎么发现困难群众”“如何帮扶困难群众”“怎样让困难群众更满意”等问题。通过“党建+社会救助”实践,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发现,精准救助,让更多困难群众应救尽救。

“‘党建+社会救助’的核心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引领集成救助业务工作。我们与“14580”治理模式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平台有机结合,对党员、志愿者开展专业化增能培训,除日常走访以外,叠加进行救助线索摸排、救助政策宣讲,夯实打牢救助工作根基。”枝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光明介绍,截至目前,枝江市已建立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点)202个,培养社会救助“全岗精通”干部452名,做到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及时响应救助诉求。

近年来,枝江市着眼于点,示范引导;立足于面,深化拓展。将党的组织优势、基层动员力量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对接,整合调动社会资源,以解决个案为发起点,按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的要求,一事一议,把基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和专项救助融合起来,真正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通过“一网通办”,探索一周办结,提高救助审批时效,实现民生救助直达;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制、零资料申请、流程再造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关心关爱独居老人、孤儿、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加密探访频次,开展帮办代办服务;通过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对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加强巡视探访和数据分析,主动发现,主动纳入,及时给予帮扶和救助。最终总结集成“党建+社会救助”枝江品牌,真正把社会救助做成解忧帮困送党恩的暖心工程。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