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记者皮雪静、唐姝亚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曹霓 通讯员袁平、李重庆)“他叫我们‘儿们’,我们叫他‘刘爹’。”“他对自己很节约,对学生很‘奢侈’。”“他教我的学习方法,让我受益终身。”······刘益,是湖北宜昌夷陵区东湖高级中学数学教师,2022年2月18日10时左右,刘益老师突发疾病离世,年仅54岁,去世前5分钟,他还在讲台为学生讲课。
4月1日,清明节前夕,刘益老师曾经的学生和同事自发组织,前往陵园祭奠他,并向记者讲述了关于他的一些故事。
刘益老师与学生们合影。(照片由刘益老师学生提供)
三尺讲台践初心 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东湖高中高二(19)班的潘思艺回忆起刘益老师既伤心又充满感激。“我们都喜欢上刘老师的数学课,我们亲切地称他为‘刘爹’。我的数学成绩较弱,刘老师没有放弃我,而是耐心的辅导我、教育我。”潘思艺说:“他不会因为我们的成绩好坏、家庭条件差异区别对待任何一个人,他从不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刘益老师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践行的初心。据了解,1995年,正是全国“普九”期间,刘益老师在夷陵区晓峰中学担任班主任,为落实利国利民的国家教育政策,他在没有摩托车的情况下,靠着双脚、绕着山路,挨个去学生家里家访。曹金凤是刘老师班上的一名品学兼优学生,她的家在晓峰最偏远的曹家垭村,家里很贫困,家长有意让她退学打工,得知情况后刘老师早上五点从学校出发走了60多里山路去家访,他耐心给家长讲政策,又承诺给学生资助,经过几个小时细心的交流家长终于答应克服困难让学生继续读书。
易建华是刘益在晓峰中学任教期间的同事,他回忆起当时与刘益老师一起家访的场景时说道:“走访一个学生,不记得到底走了多远,只知道清晨从学校出发,步行到学生家里已是黄昏时分,再回到学校就是半夜了。”
在晓峰任教的十多年里,刘老师家访走遍晓峰的每一个角落,在小溪塔高中和东湖高中担任班主任时,他走遍夷陵区的每一个乡镇,直到走访完每个同学的家。
刘益老师生前照片。(由家人提供)
大爱无言铸师魂 清贫的他托起学生的梦
“刘老师和师母生活很勤俭,但对学生却十分奢侈。”吴柯叡是小溪塔高中2010届毕业生,谈起刘益老师,她情绪激动,难掩伤心。“记得冬天里,刘老师总是穿着一身红色羽绒服,我们还打趣他是不是只有一件羽绒服,为什么从不换衣服。”
跟吴柯叡同班的刘斐告诉记者,他在高中时因当时家庭困难,没钱购置校服,刘老师得知情况后,用自己不多的工资购买了一套校服,偷偷交到他的手上,告诉他是好心人捐赠,还要求办公室同事一起隐瞒,好让自己安心学习。不仅如此,刘益老师还偷偷往他的饭卡里充钱,为的是让他吃的饱饭。“刘老师对我有‘一饭之恩’‘一衣之遇’,他的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刘斐说。
除了物质上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刘益也善作精神导师,为自己的学生纾闷解难。李大高是晓峰初中2004届的毕业生,他说:“初中的时候身体不好,性格也比较内向,刘老师为了开导我,每次都将谈话的地点选在了篮球场。”“刘老师告诉我,没有什么问题是打一场篮球解决不了的。”在刘益的开导下,李大高渐渐爱上了打篮球,性格也变得明朗豁达。如今的李大高是宜昌夷陵中学的一名教师,他说:“因为刘老师,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要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一片丹心育桃李 他将毕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从教三十三年来,刘益老师献身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据介绍,晓峰初中进行整体教学实验改革期间,他是数学学科主持人,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为了学到城区更好的教学经验,他几乎每周都从晓峰到小溪塔城区初中去听课,回去再讲给他的同事听,在这样不断的蚂蚁搬家式的听课和团队的摸索中,教学改革在他的努力下获得成功。作为高中的一线课任教师,刘益老师刻苦钻研业务,用幽默的讲课方式将数学这门复杂晦涩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
刘益老师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就是同办公室的胡冰老师一起多角度、多方法地突破高考最后一个大题,他的U盘上、家里的电脑上面储存着大量的培优辅差方法和解题技巧。有好多次下晚自习回家了,他拿着手机看视频,妻子女儿多有怨言,女儿抢过手机才发现他看的是名师讲解高考试题的视频。坐过刘老师汽车的人都知道,他的扶手箱里一直都放着一本数学资料,后备箱里也经常放着从网上购买的数学参考书。
刘益老师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2010届毕业生章黎尧说刘益老师启发式辅导,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他人生中第一个数学满分就是源自刘益老师。
学校多年委任他担任双班教学工作重任,他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教育水平,不负众望多年来教学业绩始终名列前茅,所带班级的合格率连续几年达100%。他多次被授予区 “高考教学质量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