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舒琼、王春花)日前,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兴山共有5个项目成功入选,创下该县市级非遗项目申报最好成绩。
兴山炖盆。(刘影 摄)
有意思的是,本次新增的5个项目均与美食制作技艺有关,分别是:兴山毛狗团子制作技艺、香溪醪糟制作技艺、兴山南风盐菜制作技艺、兴山炖盆制作技艺、兴山菜花豆豉制作技艺。
这些美食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经历岁月洗礼传承至今,也承载着一代代兴山人的味觉“基因”,是儿时的记忆,妈妈的味道。
兴山菜花豆豉制作。(刘影 摄)
兴山是昭君故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物产丰富、食材多样,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孕育出经典的非遗美食,这些非遗美食既是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兴山毛狗团子制作(兴山县文化馆 供图)
去年,在中国烹饪大师兴山行暨昭君菜研学交流活动中,楚菜领军人物卢永良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为兴山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支招:兴山菜必须走本土文化融合之路;菜品开发多做“故事菜”,有故事才有传承、有记忆,才能经久不衰。
兴山南风盐菜制作。(刘影 摄)
据了解,兴山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多年来,县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注重非遗传承保护力度,不断挖掘、发现、搜集、采录,并积极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截至目前,该县纳入国家级名录3个;省级名录3个;市级名录9个,县级名录55个。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2名。
香溪醪糟成品菜,醪糟汤圆。(刘影 摄)
下一步,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将创新工作方法,更新保护传承思路,以“非遗+旅游”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充分利用非遗传统美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让非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