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诗敏)自宜昌市全面开展清除违章建筑行动以来,兴山县以“清违”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闹心”到“舒心”
夜幕降临,昭君镇响滩村的河心广场霓虹闪烁,优美的音乐响起,老人跳舞、孩子嬉戏,人人陶醉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
“河心公园刚完工不久,没想到这么受老百姓欢迎,以前这里啥也没有,现在新建了河心广场、道路配套雨污水管网、公共卫生间、以及3.5米宽的自行车道,还增加了防护石栏、墙体彩绘、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对居民点房前屋后及广场周边同步进行了绿化美化。”响滩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勇介绍。
河心公园原本是几处废弃的猪栏,一条几近枯竭的小沟渠流经而过,河道四周总是散落着生活垃圾,附近片区的居民晚上想下楼活动,总被恶劣的环境“劝退”。今年3月,昭君镇政府以“清违”行动为契机,下决心对集镇周边的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投资160万打造河心公园。
“给老百姓做工作,应拆尽拆,整合用地;疏浚清淤,实现河道水清岸净;做好规划,以打造河心公园凝聚社区民心。”谈到小河社区的变化,昭君镇党委副书记刘立虎讲述。
河心公园总占地1935平方米,其中约38平方米为此次“清违”行动梳理出的公共用地。据悉,小河社区的“清违”行动不仅打造了河心公园,更引起了耿家河护岸工程、灌溉工程和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等“连锁反应”。
“忧居”变“优居”
“清违”行动以来,昭君镇全面摸底排查存量违法建筑,建立违法建筑清理台账,对违建当事人进行约谈、限期拆除,对于新增违法建筑,全面推行“动态清零”工作方式,由村(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网格化巡查制度,对违法建筑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消除。按照“自拆为主、助拆为辅”原则,全镇共完成清违123户7457平方米,其中15名党员带头清零,带动108户群众清违7090平方米,不到一个月完成了总任务的73.9%。
如今,走进昭君镇香溪社区,视野格外开阔。一周前,各楼层还延伸着参差不齐的自搭阳台和雨棚,甚至还有用木板伸出架设置40余平米平台,既不美观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开始确实不想拆,但为了我们社区的整体形象,那我就带个头嘛,没想到拆了采光变好了,社区干部帮我把阳台拾掇出来,种点花花草草蛮漂亮!”63岁的宋天权说,他是香溪社区带头“清违”的模范之一。
在“清违”行动中,昭君镇按照“模范带动、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提升”的思路,以香溪社区和小河社区为第一批试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出“清、净、美”,找准突破口,迅速补齐短板,强化环境整治提升,迎来了老百姓一片喝彩声。
“要我拆”到“我要拆”
“以前见别人搭,我以为没人管,也跟着搭,这几天,社区的工作人员天天上门宣讲全县拆违现状和相关规定,反正都要拆的,能自己动手就不给政府添麻烦!”近日,香溪社区的孙大伟主动清空了自己违建小房里的杂物。
昭君村的村容村貌一向较好,但是部分村民为了个人便利,私自违规搭建附属房。这些附属房大多是木板搭建而成,不仅占用公共用地、影响村庄整体容貌,还不安全。
但最近一周,老百姓已经将附属房内的杂物逐渐清空,等着镇里的工作人员前来协助拆除。在清理现场,部分村民还主动参与到拆违中,时不时给工作人员搭把手。
“响滩村的变化大呀,户比户,村比村,我们村不能落后,啥时候在我们这里也搞个河畔公园嘛!”金乐村党支部书记向军建议。
“清违不是终极目的,更要美化环境,净化村镇脸面,畅通城市血管,让家家推门有游园,开窗即是景。”刘立虎补充道。
目前,兴山县各乡镇正紧锣密鼓推动“清违”行动,全县上下推动“清+建”“拆+绿”“美+管”,持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力塑造整洁有序、清新靓丽的和美城市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