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姝亚 通讯员梁剑 实习生周婷婷)“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在屈原的长篇诗作《天问》的深刻启示下,宜昌天问学校应运而生。4月15日下午,天问教育集团2022年屈原文化节拉开帷幕。
高新天问小学校长胡菲现场执教屈原文化课《天问》(节选)。唐姝亚 摄
“作为天问人,我们不仅要守先待后,赓续荆楚文化三千年,更要推陈出新,纵览华夏文化九万里。”天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高正华介绍,2008年9月,“宜昌天问学校”正式被宜昌市教育局批准更名并挂牌。自此,天问教育集团便以屈原文化为学校的底色,将“屈子精神”融入到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学育人等各个方面。
宜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鲁劲松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天问教育集团举办屈原文化节,是落实宜昌市委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地要求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市教育局在全市学校开展屈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安排的创新举措。
屈原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唐姝亚 摄
启动仪式上,高新天问小学校长胡菲现场执教了一堂别具特色的屈原文化课《天问》(节选),从校徽寓意导入屈原名篇《天问》,通过激情诵读与合作探究,了解屈原渊博知识和求索精神,通过吟唱将美育与文学融合,并进行科学素养拓展,将屈原求索精神根植学生心田。
宜昌市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伟杰点评说:“当前,全市都在大力推进屈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如何进?天问学校的孩子们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天问将德、智、体、美、劳,以及实践操作等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课前三分钟,孩子们屈原名句对答如流;课堂中,问天问地思维碰撞,充分展现了天问学子的综合素养。“希望屈原文化能这样走进我们的课堂,渗透到我们的全学科教学当中。”
天问教育集团国学导师、天问书院名誉院长顾景荣对记者说,“这次活动,我们主要在讲述屈原故事,习诵屈原诗歌,学习屈原精神,弘扬屈原文化四个方面,尝试从七个领域、30多项活动渗透屈原文化,在总结过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将宝贵的屈原‘精神遗产’学习好、继承好、弘扬好。”
为期两个月的屈原文化节期间,天问教育集团还将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包括 “天问杯”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教学案例征集大赛、短视频大赛、“屈原杯”乒乓球赛、青年教师屈原文化论坛等内容。活动覆盖全体天问师生近8000人,将屈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屈原精神和自主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屈原文化传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