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奋楫逐浪正扬帆 ——宜昌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6日09:10 来源: 三峡日报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鸟瞰

世界最大的鲟鱼室内养殖车间清江(宜都)鲟鱼谷

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采花茶业青岗岭生态茶园

宜东平原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环百里荒乡村振兴示范区种草养畜示范基地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茶叶智能化清洁化生产线

屈姑国际农业集团农产品深加工生产车间

第八届湖北宜昌柑橘节活动现场     周星亮  摄

湖北东方年华田园综合体

三峡日报通讯员 王相兴 钟臻 姜巍

全国最大的温州蜜柑生产和橘瓣罐头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高山反季节蔬菜产区;农业农村部规划的“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中国传统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宜红茶”的主要原产地……

一个个葆有勃勃生机、旺盛活力的农业产业,正在宜昌2.1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激荡出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交织成一派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近年来,宜昌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农业强省、加快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重要部署,坚定不移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奋力打造柑橘、茶叶、优质畜牧、蔬菜、优质粮油、道地药材、水产、现代种业八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征程上勇毅笃行、步履铿锵,为“强产兴城、能级跨越、争当龙头”贡献农业力量。

提升品质,挺起产业脊梁

四月的宜昌,满目苍翠,绿满田畴。一片片高标准茶园、柑橘园,一家家无污染养殖场,一个个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是全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种养基地,建好“第一车间”的生动实践。

做大产业规模,如今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近100万亩,生猪年出栏550余万头,在全国全省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以粮油、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渔业、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三峡蜜橘、鄂西北香菇、鄂西南武陵山茶产业集群发展,共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镇469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个。同时加快构建以沿长江城乡一体发展轴为主导,东部现代农业引领区、西部特色农业优势区互动,五条三产融合示范带相互协同的“一轴、两区、五带”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质效。

做精技术标准,大力实施柑橘“三改”,强力推进无性系茶园改造,加快推广蔬菜“三增三减”提质增效技术,制定《宜昌宜红》《宜昌毛尖》《宜昌蜜桔生产技术规程》等8项标准。累计建成各类标准化示范基地271个,柑橘、茶叶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达200万亩,占总面积的60%。柑橘优质果率达75%以上,茶叶质量安全合格率超过99.7%,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有效期内“二品一标”农产品达313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0个,数量位居全省市州第一。

做绿发展底色,全面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零排放”水产圈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和模式,五峰等5地被列为国家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枝江等5地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全省探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八个率先”模式,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9%以上。

擦亮品牌,助推产业增效

“咏千年橘颂,品宜昌蜜桔。”近年来,每到柑橘销售季,“宜昌蜜桔”品牌广告就亮相央视,助推“宜昌蜜桔”销售,对扩大“宜昌蜜桔”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宜昌蜜桔”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特色农产品和城市新名片。

坚持大整合、大品牌理念,推动柑橘、茶叶品牌整合,提升品牌溢价,先后发布“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宜昌毛尖”三大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宜昌宜红”“宜昌毛尖”授权使用企业分别达到44家、38家,2021年发布了“宜昌蜜桔”全新品牌形象。宜昌还出台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引导各地和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精品名牌,支持土老憨、晓曦红、采花等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发展瓦仓大米、清平猪、双莲鸡、夷陵牛、资丘飞鸡等特色产业产品品牌,全市涉农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8个,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

好产品也要勤吆喝,宜昌市强化农业品牌宣传,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立体式高密度投放“宜昌蜜桔”“宜昌宜红”等广告,每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类大型展会和专场推介活动,打造了“万里挑宜”宜昌农业公用品牌新媒体营销平台,常态化开展网络直播宣传。“宜昌蜜桔”“秭归脐橙”上榜“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宜昌蜜桔”品牌价值达159.62亿元,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日益攀升,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阵营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培育龙头,做强产业链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宜昌把农产品加工作为提升产业增值的重要手段,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同发展,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加工门类齐全、加工企业集聚的格局。

实施扶优培强龙头行动,市县两级常年投入财政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针对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开发了楚农贷、亲情农贷、流动资金扶贫贷、茶叶贷等信贷产品,全市涉农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99家,19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69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97家。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154亿元,同比增长26%。

围绕八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组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围绕八大产业链制定“1+8”工作方案,紧盯业内大集团、大龙头、大品牌,绘制招商地图,开展拜访走访、洽谈和对接服务。2021年实现签约项目239个,签约资金282.4亿元、到位资金67.6亿元,三峡畜牧产业园、翠林农牧国家现代柑橘产业园、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并开工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多元投入、分步实施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对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引导产业从分散布局向园区集聚发展,全市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初步形成以宜都市、秭归县为代表的柑橘全产业链加工聚集区,以当阳市、枝江市为代表的高端粮油、食品饮料加工聚集区,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兴山县为代表的蔬菜加工聚集区,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为代表的名优茶加工聚集区,以宜都市、枝江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代表的特色水产加工聚集区。

贯通渠道,拓宽产业空间

谷雨时节,走进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科技园,映入眼帘的是各个加工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今年一季度,集团主导产品“清江野渔”休闲食品和橘子醋、陈皮料酒等系列产品收到良品铺子、沃尔玛、家乐福等多家合作商的订单,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不光要卖得出,还要卖得好。近年来,宜昌在持续巩固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农产品主销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南方和东南亚市场,支持企业在主销区开设直营店和公用品牌形象店,积极推进采花茶业、萧氏集团与安琪集团合作,拓展海外渠道。加快引进良品铺子、盒马鲜生、喜茶等一批自带流量的渠道商,推动土老憨集团、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本土企业与渠道商深度合作。

主动对接现代销售市场,积极探索利用数字赋能,让多、散、小的农户和农产品搭上信息化发展的快车和物流系统,从农场直达市场。屈原故里秭归县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今年以来,入驻该县华维物流园平台的166家电商企业已完成交易382.15万笔,发货量405.54万件,日均交易约3万件,高峰期4-5万件,实现交易额5.53亿元。园区凭借智能化库存管理、自动化车辆调度、运输流程可视化等优势,完善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供应链。目前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主体达到6400家,年销售额逾75亿元,实现“足不出户、行销天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