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国荣 刘文静)5月13日,夷陵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本次助残日以“ 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11家集中安残企业参与现场招聘,提供工作岗位472个,前来求职应聘的残疾人73人,其中与企业签订用工意向的38人。
夷陵区开展以“ 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的“全国助残日”活动。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部分爱心企业家为受助对象现场捐赠“爱心款”,共捐助资金20万元,受助对象达100多人。夷陵区关工委向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在训儿童捐赠了一批“互联网+”爱心书包。夷陵医院、夷陵区妇女儿童医院派出专家医生开展健康义诊服务。夷陵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夷陵区红十字会赠送了防护物资和应急救护物资。同时,杨志新、马明华等13人被授予“夷陵区自强模范”。助残代表李广佳、蔡开艳现场讲述了助残故事。
现场展示残疾人优秀绘画摄影作品。通讯员供图
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贺笑容表示,新一届区委把残疾人事业写入“2345”总体发展战略,紧扣民生升级,把对残疾人群体“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深厚情怀,落实在惠残政策之中,践行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之上,有力推动了残疾人精准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夷陵区残联创新开展残疾人就业“闭环管理”,精准落实企业超比例安残、重度残疾人岗位、管理人员岗位、残疾职工社保等补贴政策,“十三五”时期每年补贴金额均在100万元以上,五年累计发放各类安残补贴资金660.55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安残积极性。全区安残企业从过去的2家发展为目前的11家,其中规模以上就有10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727人。
开展“春风行动”和专项招聘以增设残疾人就业岗位。通讯员供图
夷陵区采取资金扶持、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措施扶持安残企业。安残企业不仅享受与全区其他企业同等的配套保障与环境服务,而且在残疾职工活动中心建设、无障碍设施改造、职业培训、特殊设备购置补贴、残疾职工社保及辅具适配等方面可享受更多保障性红利。
疫情期间,区残联帮助申昌服饰有限公司争取无息贷款2000万元,并积极协调区内校服、制服订单;帮助九鼎包装公司联系业务,动员干职工主动内购抵款货物;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为宏晨包装、法官泉饮品公司解决企业设备购置审批和用地审批等实际困难。
在需求端发力的同时,不断做优供给侧,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建强残疾人教育、就业培训阵地。牵线搭桥促成宜昌均瑶乳业与市特校合作,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持续不断与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和宜昌清溪沟贡茶等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残疾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沁邑手绣基地合作开展残疾人牵花绣培训、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残疾人直播带货培训等。5年来,坚持每年安排30万元培训经费,累计培训5000多人次。
区残联通过实施“春风行动”和专项招聘,定期发布残疾人招工信息增设残疾人就业岗位,并对常年招收残疾人的集中安残用人单位,设置残疾人招聘专区进行定向招聘。2021年共协调残疾人用工岗位200余个。
此外,夷陵区还积极推进“扶持+创新”助残行动,让残疾人在创业的蓝海中成功逐梦。于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同时持续加大对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创业的扶持力度。近几年来,共扶持261名残疾人创业致富,辐射带动了一大批残疾人生产增收。
从需求端的发力,到供给侧的优化,再到牵引力的提升,通过残疾人就业“闭环管理”。在夷陵,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平等参与社会建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