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磊)“烈士为了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集中迁葬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烈士墓,让更多的人知晓烈士事迹,传承烈士的精神,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也会安排专人定期维护,您完全不必担心”。近日,远安县河口乡干部来到樟树村刘尚生烈士的外孙女家宣传迁葬政策。
刘尚生烈士出生于1901年,1929年参加红军,1933年4月在远安县河口乡被敌人抓捕后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据统计,河口乡参加革命、因公牺牲的烈士共计11名,他们的坟墓散落在河口各个村内,部分烈士的坟墓因没有后人,保存状况令人担忧。
根据中央关于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的精神,远安县积极对上争取,协调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在瓦仓革命烈士纪念场所投资100余万元,于5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770余平米的烈士陵园,将集中迁葬50余名烈士,并建立相应的烈士墓碑、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烈士墓的集中保护管理工作,河口乡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细致摸排、主动沟通、积极走访烈士家属,宣传相关政策。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烈士亲属们均表示理解,同意将烈士迁葬。
下一步,河口乡将积极配合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士按照烈士迁葬的流程,将河口乡境内的烈士集中迁葬到烈士陵园,并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讲述烈士们为国牺牲的光荣事迹,让烈士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