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章 宋冲 万松)“我的菜籽九分熟时收割,一边割一边用脱粒机脱粒,菜籽出油率40%以上,油菜秆、菜壳粉碎做肥料,小满后种黄豆或蔓豆……”黄教明聊起他的油-豆种植模式眉飞色舞,颇为自豪。
59岁的黄教明是兴山县水月寺镇石柱观村四组村民,家里有11亩地。高中学历的他,年轻时办过经销店,外出打过工,随着年龄渐渐增大,近些年便在家安心务农。
他种田比别人多些想法,按他自己总结起来有三大经验:采用玉米-油菜-豆类二年三熟制轮作种植模式,同一年度内6亩玉米单作、5亩采用油-豆模式,循环往复,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采用直播、免耕等“懒汉式”轻简化栽培技术,节省人工劳力和时间,让种田相对轻松,空闲时间可以去打零工增加收入;以合理密植主攻单产追求最大的种植效益,玉米、油菜、豆类亩产分别达到500、 200、150公斤以上,按市场价折算,年粮油种植产值超过2.5万元。
玉米、油菜、豆类三季有花,黄教明就地取材,还养起了蜜蜂。他的蜂桶由3桶增加到12桶,“今年土蜂蜜收入预计超过5000元。”他信心满满。
据石柱观村委会治调委员舒元政介绍,石柱观村因为海拔高,主产是玉米,油菜种得少,近几年在黄教明的示范带动下,油菜面积从几十亩猛增到五百多亩。油菜、豆类的副产品既可以做肥料又可以做饲料,加上主产玉米,变相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全村年出栏生猪4333头、羊1190只,而养殖业又为粮油种植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形成了种植--养殖融合的山区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