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宜昌市林业综合执法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新一轮松材线虫病集中监测行动,本次行动首次采用了与三峡大学联合开发的松材线虫病全链条监管平台;以无人机遥感定位代替以往的卫星遥感定位;图像更清晰,监测松材线虫病疫情更精准,监测效率成倍提升。
据介绍,松材线虫病的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对宜昌市森林资源和三峡生态屏障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近几年的防治,全市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程度和扩散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疫木清理数量持续下降。发现病树,及时除治,是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最有效的方式。
参与研发的三峡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人员屈鹄告诉记者。“新的松材线虫病全链条监管平台;通过无人机+平台+手机的无缝链接。可以将无人机遥感影像通过平台直接传输到防治队员的手机上,并标注精准坐标。就像手机导航一样,能让地面的病树除治队伍快速找到病树,坐标误差仅在1-2米左右。”
目前,松材线虫病全链条监管平台已在宜昌市夷陵区成功试点,正向全市广泛推广。宜昌市林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古剑说:“依托该平台,今年宜昌将利用“空天地”相结合的模式,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着力实现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数量和发生面积“双下降”目标。”(通讯员汤丹 吴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