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娇艳、杨帆、李红)5月25日,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童畈村的玛瑙河流域环境治理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鸦鹊岭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电动机计量表安装工作,随着最后一根线路的接通,项目建设全部完工,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生态环境的“高颜值”。
据了解,玛瑙河流域属于长江一级支流,由于周边农户的生产生活排水污染超标,从而导致这一段水质长期不达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夷陵区启动了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对该区域内2300多亩农田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排放超标问题,采取生物净化的模式,将污水循环净化,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据鸦鹊岭镇人大主席刘军介绍,“污水净化系统主要分三个部份进行。第一个是通过生物塘种植水生植物对水质进行净化;其次是通过在有些关键水域来建设生物浮岛来实行进一步净化;最后是在水沟、田沟中通过铺设生态水草,来达到第三层净化。通过净化的水就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不断地循环使用。”
该工程包含新建循环系统一套,新建提升泵房2座,改造泵房1座。但原有供电设施无法满足泵房的用电需求,导致循环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夷陵区供电公司获悉情况后,主动对接,制定现场供电方案,安排专人上门服务,从业务申请到竣工验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实现全过程“一站式”服务。
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鸦鹊岭供电所副所长金晶介绍,“鸦鹊岭玛瑙河流域环境治理工程5月初开始实施。鸦鹊岭政府与我们对接后,我们立即响应,积极上报,积极争取,为该项目将原8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315千伏安,架设低压线路1.1公里,完成了三个水泵房的配电设施安装。原计划工期为1个月,我们通过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仅用15天提前完成,于今天正式投产送电。”
据悉,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极大的降低农村种养业对土地及水源的污染指数,提高循环利用的功能,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对玛瑙河流域水质的影响,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为全区乃至全市在农村环保循环利用方面提供新的应用示范,助力乡村振兴。
鸦鹊岭镇人大主席刘军充满信心:“后期预计周边160多个农户以及2300亩农田的生产生活污水能够达到净化的作用,不外排,同时减轻玛瑙河水质净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