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半夏 何依珩)“小毛病”在“家门口”就能治疗,对于慢性病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在宜昌市点军区,标准化建设的7个社区医务室正陆续投入使用,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为打造‘筑堡工程’健康医疗场景,点军区按照《宜昌市社区医务室设置规范》,试点建设了7个社区医务室,覆盖周边15分钟距离范围的居民,实现社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覆盖。”点军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高晓梦介绍,为加快推动社区医务室建设工作顺利落地,点军将相关经费纳入财政优先足额保障。
这7个社区医务室的启用,让点军“15分钟健康服务圈”正从规划蓝图走向现实,让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更“近”一步。
居民不出“家门口”也能看病就医
“医生,您儿快看看,我头又开始疼了。”
5月31日早上,在点军五龙社区医务室2楼特色中医诊疗室,医生正在为居民周大爷问诊。一直坚持定时到家门口医务室治疗头晕“顽疾”的周大爷说:“我在这里看病已经很多年了,平常也会去一些大医院就诊,但是最方便的还是家门口的医务室,这里医疗设施完善,医护人员配备齐全,平常的疾病都能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治疗。”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这就是点军区正在努力构建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去年10月,宜昌市政府印发了《宜昌市社区医务室建设方案》,在宜昌市城区、县(市)城区,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的标准,在每个社区居委会建设1所产权公有化的社区医务室,为每个社区医务室配备不少于“1医1护1公卫”医务人员,打造和优化15分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圈,织密织牢社区卫生服务网底。
“能不能实现15分钟内到达医务室,地理位置的选择很重要!”为此,点军区多次召开联席会,组织有关乡镇(街办)、相关部门及村(居)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确定在社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段标准化建设7个社区医务室,分别是红光社区医务室、至喜社区医务室、梅子溪社区医务室、朱市街社区医务室、谭家河社区医务室、广化寺社区医务室、五龙社区医务室。
为了加快项目进度,点军区卫健局开展挂图作战推进社区医务室建设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每周到各项目现场查看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不滞后、质量不打折。
走进桥边镇的广化寺社区医务室,记者看到,该医务室位于碧桂园·御园物业管理处旁侧,毗邻智禧湾、奥锦花园,常住人口达到13000人。
站在磨基山旅游综合体小区入口,点军红光社区医务室的标识清晰可见。辐射周边小区8000人口的红光社区医务室,覆盖着红光港机厂片区、磨基山旅游综合体小区、碧桂园阅江山小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效地解决了周边多个小区居民就医距离偏远的问题。
设施齐备项目多元 打造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
在桥边镇的广化寺社区医务室,“采样区”的标识显得格外醒目,该医务室护理人员钟月娇身穿防护服通过采样窗口正在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虽然户外气温越来越高,但室内空调不停运转,送出阵阵凉风。“因核酸检测常态化的开展,医务室专门设立了采样间,方便市民就近检测。”广化寺社区医务室医务人员赵玉成介绍。除了采样区外,干净、整洁的内室还设有诊断室、理疗科、药房、抢救室等功能室。
为了给广大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多元化服务项目,社区医务室开设全科门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两方”(治疗处方和健康处方),开展慢病管理、中医药服务、康复理疗、心理咨询等医疗服务。
在五龙社区医务室二楼,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母婴室引起记者注意。“这里配备了沙发、桌椅和带有防护装置的婴儿护理台等,满足了在附近工作和生活的哺乳期妈妈的需求。”该医务室工作人员张亮亮介绍。
在设施设备的配备上,除满足日常诊疗需求外,点军区将配备便携式B超机、心电图机、智慧体检一体机等医疗设备;部署远程诊疗系统,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立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提升社区医务室的医疗诊断水平。
如何吸引优质医疗人才并确保队伍的持续稳定,是点军区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以来,点军区公开招聘34人,通过“落实编制、给平台”来增强吸引力。在岗位设置上以区域需求为导向,扩大选人用人视野,统筹设定招聘专业和资格条件,补齐基层卫生人才短板,确保社区医务人员队伍持续稳定,并通过“面对面”培训、“手把手”帮带、“屏对屏”交流三种方式开展人员培训,不断满足居民健康卫生服务需求。
防治关口前移 让居民“少得病”
“感谢社区医务室,在家门口为我们提供免费健康体检。”5月31日,广化寺社区医务室内,刚接受完心脑血管疾病筛查的64岁的吴大爷(化名)对记者说。
社区医务室建成后,结合“323”攻坚行动,点军区迅速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情况及医疗服务需求摸底统计,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展什么项目。”
“除了看病,提升居民的健康防病意识也是份内事。”点军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余强介绍说,居民往往不注重预防和筛查,导致一发病就是重病。为此,社区医务室家庭医生团队联合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动员35至64岁的居民参加体检,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健康干预,引导居民从“治病”向“防病”思想观念转变,倡导有病早治,无病防治。
此外,点军区又投入450余万元采购了5台移动医疗服务车和53个医疗服务包配备到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实现“让群众少跑路,车辆多跑路”的服务理念,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点军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云介绍,下一步,点军将在保障便民服务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好智慧平台,通过开展“午间门诊”“延时诊疗服务”“夜间社区居民义诊”“零距离健康互动”等活动,逐步完善健康服务链条,打通社区健康服务“最后一米”,进一步扩展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覆盖面,为广大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