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杨春银)“太感谢你们了,没有农担贷这一及时雨,我都不知道这2000亩红薯订单种植基地该怎么发展了!”当阳市聚鑫薯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东红激动地说道。
2020年以来,王东红和广东省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精选优良品种,连片规模种植红薯,并注册品牌“苕憨憨”。因红薯颜值高、口感香甜,完全达到了外贸出口的检测标准,远销加拿大、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随着“金沙蜜薯”名气日益高涨,市场销量供不应求,今年合作社又与深圳壹伍玖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2000亩的红薯订单种植合同,扩大规模迫在眉睫。
6月15日,恰逢当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下基层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实践活动,王东红道出了自己的烦心事:“眼下已到了种植关键期,急需完善浇灌设施和购置生产资料,可资金却出现了缺口……”
“王总,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这件事交给我们来办,保证资金最多在5个工作日内入您账户。”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刘三东拍着胸脯回应道。
说干就干,第二天,该局便组织省农担公司、农业银行来到合作社,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当场表示该合作社完全符合农担贷要求。
考虑到企业急切需求,一刻也不能耽搁,市农业农村局一行按照办理程序简化、急事急办的原则,当天就为合作社出具了涉农信贷推荐函,帮助其通过“农担贷”申请到2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解决了合作社购置生产资料的燃眉之急。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阳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担贷”工作,今年2月,该局及时提请市政府对原《当阳市涉农信贷工作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优化,信贷审批程序由原来10步优化为6步,单笔最高额度由原来300万元调增为500万元,无抵押信用贷由原来100万元调增为200万元,建立了政府搭台增信、企业多方联动机制。
截至目前,当阳市已累计为158家经营主体累计推荐农业信贷担保1.75亿元,有力解决了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