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瑞琪 孙锐)蓝天白云下,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烟田长势正旺。
6月22日,兴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烟叶产业链专班团队所有人大代表前往黄粮镇,开展“抓两头 链万家 促振兴”活动,实地考察全县烟叶产业发展现状,为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烟叶产业链建设夯实基础。
调研现场,一行人被这里陈列的“小红单”、“小红书”、“小红网”深深吸引。细看这“三小”,内里有大乾坤。
资源互助,“小红单”为烟农连线服务
走进黄粮烟草站,一行人被这里陈列的“小红书”深深吸引。“大家来看,‘小红单’上印着每位人大代表的电话号码、微信二维码,还有发展烟叶种植服务内容,方便烟农和人大代表直线联系”黄粮镇人大主席李永前热情地介绍。
“我是退休了的村两委干部、人大代表,赋闲在家总想着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便开始尝试种烟,给大家伙打个样”离任村书记、人大代表江文斌说道。据了解,为了助推烟叶产业发展,调动烟农种植积极性,以江文斌为首的一批人大代表率先垂范,带头发展烟叶种植。他们在“小红单”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发放给烟农和感兴趣的村民,以“专属顾问”的身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还积极探索新路子,把闲置土地流转到村委会发展规模化种植。2022年黄粮镇户溪村、后山村,集体种植烟叶400亩,新修烤房10余栋,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技术互助,“小红书”为烟农政策解读
黄粮镇高华村的人大代表陈卫民,是一位种了三十年烟叶,有着丰富种烟经验的“专家”。为响应镇党委政府、镇人大号召,积极引导村民种植烟叶增收致富,加强与烟农紧密联系,陈卫民常常拿着“小红书”到村里村外转上一圈,为大家发展烟叶种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各项政策解释。
张建刚是今年刚发展的烟叶种植户,在遭受了蔬菜规模种植亏损后,他通过“小红书”了解到目前烟叶种植的优惠政策和光明前景,立马签订了合同书注册烟叶家庭农场,流转土地290亩种植烟叶,成为了一名职业烟农。“多亏了咱们人大代表的帮助,弥补了我在烟叶种植方面的空白,如今的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张建刚笑着说。
用工互助,“小红网”为烟农解疑答惑
“流转土地镇村领导服务得怎么样?”“病虫害防治烟站指导得怎么样?”“宣传推广新技术和疫情防控做得到位不到位?”界牌垭村代表活动室里,人大代表们带着一个个关心的问题,正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着。
为了让人大代表服务烟叶产业更有成效,黄粮镇各级人大建立烟叶种植“小红网”,充分收集烟农疑难问题,并利用代表之家,集中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或实地考察烟叶产业发展或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就如何推进我县烟叶产业发展开启“头脑风暴”,精准化解烟农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以“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三在三争”等活动为载体,围绕“一线三问五聚焦”工作要求,县农工委牵头开展“抓两头 链万家 促振兴”活动,在烟叶产业链,组织代表进田头、进企业、进合作社,做好“三红三抓”,以“小红单、小红书、建小红网”等多种形式,让温馨便捷的服务在拉近人大代表与烟农距离的同时,助推烟叶产业提效,带富一方百姓。截至目前,全县共指导种植面积2.5万亩,烟农722户,面积同比增长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