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建铭 郑琦)家中有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32年的病人,这个家该是什么样子,是一片狼藉,还是井井有条?一个照顾患病妻子32年的男人,又会拥有怎样的一张面孔,是沧桑,还是幽怨?带着诸多疑问,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高桥乡洛坪村四组王从平的家中。
刚走进王从平的家,映入眼帘的是明亮整洁的客厅,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净净,一股清香扑向鼻尖,给人一种幸福温馨的感觉,再看到王从平脸上热情灿烂的笑容,所有人都忘记了之前的顾虑。
在与王从平交谈时,一个头发半白的妇女正在房前拔草,嘴里貌似念叨着什么。王从平看着妻子杜菊山说道:“她是一个善良的人,没患病之前非常勤劳,跟着我没几年就病了,是我没有照顾好她……”说到这儿,王从平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1980年,王从平与杜菊山结为夫妻,到现在已经42年了。说起这对夫妻的故事,周边的父老乡亲都十分感动,王从平结婚前在王家山村四组当过生产队长、会计、民兵连长,妻子杜菊山是巴东溪丘湾人,经人介绍二人结为夫妻。杜菊山刚嫁过来时家里只有不到二十平米的住房,夫妻二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结婚三年后,建起了86平米的土瓦房,随着一双儿女的出生,日子慢慢正在好转,虽说平凡但也幸福美满。
1984年,王从平接到高桥乡教委的聘书,特聘他到大坝河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甜蜜。可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的一天,杜菊山突然高烧不止,住院34天后,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让王从平将妻子带回家安排后事,听闻噩耗,王从平尽是懊悔,始终无法接受现实。说什么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结发妻子,把妻子接回家后,王从平每天24小时守候在她的身边。说起那段煎熬时光,王从平至今仍是心有余悸,“当年,我几乎尝试过所有办法去救我那可怜的妻子,想让她快快好起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王从平的悉心照料下,妻子杜菊山总算捡回一条命,但精神已经失常,生活不能自理。王从平跑遍了各大医院,寻觅各种民间偏方,妻子的病始终没有起色,这一病就是整整32年的光阴岁月。在杜菊山刚患病的头两年里,妻子经常会有激行为,打骂王从平、无故摔坏家里的东西更是常态,即使这样王从平也从来没有因此对妻子冷淡或疏于照顾。有一次,杜菊山称王从平不注意,偷偷跑了出去,四处寻找后,发现杜菊山正躺在别人的庄稼地里,周围的农作物被毁了一大片,看到妻子这般行径,王从平并没有怪她,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责任,虽说当时周围没有别人,但是王从平还是拉着妻子等这家人回来之后,一五一十给他们说明了情况,并主动承担责任,赔偿了损失。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当妻子出去偷、砸、抢邻居家的东西时,王从平总是挨个上门赔礼道歉,面对邻居的冷言冷语和怒气,王从平从不给自己找借口,总是恭敬相待,久而久之,邻里之间也都体谅了王从平。“他是真的不容易,这么多年了,始终任劳任怨,我们都看在眼里。”周边邻居纷纷说道。
在王从平的悉心照料下,杜菊山渐渐有了好转,可以简单与人交流,除了偶尔会大叫几声以外,再也没有过激行为。不仅如此,杜菊山现在已经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农活和家务,王从平看着妻子杜菊山深情的说道:“如果不是这个病,她也是讲究体面的人”。
妻子生病后王从平就成了家里的唯一的支柱,不仅要在学校教书育人,还要照顾儿女以及生病的妻子。下班回家后就开始忙里忙外,做家务、干农活、饲养家禽。可即便如此,王从平也未将工作落下,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教过的毕业生多达200余人,数学成绩及格率也是100%,学校的师生乃至家长都对他信任有加。对子女的教育更是从未马虎,王从平经常教育孩子们,要从小做一个善良孝顺的人,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的母亲是因为生病才会这样,也没有什么抬不起头的,你们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将来好好照顾你们的母亲。”
“我帮别人一次便是给自己的妻子积德一次,她能够好起来,我真的要好好感谢社会。”虽说生活艰辛,但王从平不忘帮助他人。1988年的秋天,住在王从平隔壁的五保户王承俊、宋文香夫妇的房屋因年代久远、常年未修缮倒塌了,王从平二话没说,直接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住了三个多月,还出资、出力帮助两位孤寡老人修建了一栋60多平米的新房,让他们得以在新房里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不仅如此,王从平还亲自为两位老人写了一幅对联贴在新房的大门口,上联:少时有为客人满堂坐,下联:老来无依社会优待好,横批:老有所依。王从平一直将二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庄稼是王从平帮忙种,粮食是王从平帮忙收,有个小病小灾也是王从平忙前跑后,就这样一直到1993年,二位老人相继去世后,王从平主动为老人养老送终。
现如今,王从平已经68岁了,本该是退休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他却又做出了不平凡的凡人善举。当得知村里的能人要回村发展养牛产业,需要种植专用牧草,王从平主动拿出自家的7亩土地,无偿让他们种植牧草,他说:“我年纪大了,种不完的田荒了可惜,拿出来支持村里人发展产业,带动大家致富是好事。”在王从平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拿出自家空闲地种植牧草,目前湖北江月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洛坪村饲养本地土黄牛70头,推广种植牧草30多亩,不仅带动了洛坪村老百姓的就业、增收,还弥补了洛坪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短板。
王从平笑着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咱们兴山还新修了高铁,过段时间我还要带着妻子坐一趟了。”王从平的事迹受到乡亲们的一致认可,成为引领当地好人风气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