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徐之、邓南亚)近年来,五峰积极探索“教育+文旅康体”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激活县域旅游市场,引流外地大中小学生到五峰开展乡村耕读及研学实践教育,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自2017年以来,县教育部门和文旅部门积极谋划,湖北茶博馆、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湖北师范大学附属渔洋关小学、幸福小学、精制茶厂、五峰国际滑雪场等8家单位成为首批全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开启了五峰“教育+文旅康体”发展模式的探索之旅。
在探索过程中,县教育部门创新机制,联合上海四季教育公司和武汉学知悟达有限公司,成立了四季学知乡村耕读教育有限公司,并创立“五峰乡村耕读劳动教育大学堂”这一新品牌。“大学堂”通过政府协调引导、部门联系扶持、合作社深度参与、企业专业运营“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深挖五峰耕读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土家非遗文化及生态文化,转化形成了独具五峰特色的研学和劳动教育课程群,为“教育+”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在品牌确立后,县教育部门以教育事业为主体,逐步将耕读研学涉及的内容延伸到文化、旅游、康养、农业等行业,实行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借助公司化运作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县职教中心国家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品牌,通过校企合作,强化乡村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教文旅康农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在各项乡村耕读和研学旅行课程的具体开发过程中,县教育部门深挖五峰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和民族文化优势,为乡村耕读劳动教育大学堂提供了诸多课程。以长乐天问书院为例,其中的研学实践课程就包含了土家民俗文化、土家非遗文化、茶文化、生物多样性、中草药、传统手工艺、红色文化、户外拓展等十大主题共五十多项课程,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样的课程广受青睐,成为五峰乡村耕读和研学旅行引流的可靠保障。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五峰首批8家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累计接待县内外学生近5000人;2020年湖北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三峡茶遗址”被市教育局批准为市级研学基地,至今已接待学生近万人;长乐天问书院从2021年3月开始营运,目前已接待23300人。而在今年下半年,仅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就计划组织8000多名中小学生到五峰参加夏令营、耕读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革命老区寻访等活动,到五峰开展耕读研学活动的热潮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