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汪勇、熊波)宜都市青林寺村警务站组建两年来,余忠明、余文玉夫妇化解矛盾纠纷116起,协助破获刑事案件7起,协助抓获各类逃犯3人,协助兄弟单位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站点、大事不出村镇、矛盾不上交”。
1992年余忠明从部队退役后,一直在派出所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2次、优秀共产党员4次、优秀政法干警4次、优秀公务员6次。
主动请缨下基层
青林寺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型社区,辖4个自然村 27个村民小组,共2630户8752人。
2020年,身为高坝洲派出所教导员的余忠明放弃宜都市公安局机关工作的机会,主动请缨,下沉到警务站驻守。组织上考虑到站里工作繁杂,就将所里从事户政内勤的余文玉一并派去,成为宜昌市第一家“夫妻警务站”。
“能和丈夫一起驻守警务站,其实也是组织上对我们家庭的关心和照顾,孩子已成家,我们能安心扎根警务站,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和村民之家来守护”余文玉说。
走进警务站里的接警台、服务台、调解室收拾得井井有条,后面的生活区简陋而温馨,充满着“人间烟火气”。
在宜都市,夫妻警务站仅此1个。余忠明夫妇参与治安宣传、救助群众、治安巡逻、入户走访、调解纠纷、信息核查工作,积极构建社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的“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警务服务。
夫妻俩驻守青林寺中心警务站,在工作和生活上,时间和节奏高度同频共振,是亲密的伙伴和战友。他们相互陪伴,也共同守护百姓的平安。夫妻同在警务站工作,上级如何监督?宜都市公安局主动实施实时评查与终结评查、流程检查与节点检查、专项评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设置合理的监督考核指标、考评细则和积分规则,制定出台“红黑榜”,让夫妻俩既能安心工作,又能在青林寺落地生根,切实为群众服务。
城乡宁百姓安
近年来,随着库区移民、古镇开发、征地拆迁等建设项目的增加,青林寺村人员密集,矛盾纠纷及各类隐患显现。
“城乡宁,百姓安。”余忠明说,这也是宜都市局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委“两个实施意见”,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宜都市“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紧盯建设“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市”为目标,始终把派出所“强基工程”工作作为系统研究制定警务站布局建设工作规划,实现警务工作重心下移到一线,实现基层治理由量变向质变升级,构建起多元共治、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也是宜昌市委推行实施筑堡工程,打造成为“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又一剪影。
“夫妻警务站”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宜昌具体实践化,不断延伸公安警务乡村触角。
“这次村里扩宽道路,涉及几十户居民,居民刘某担心修路会影响到自家住房,始终不同意田地被征收。”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廖丰反映道。余忠明夫妻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见就去两次,两次不见就去三次,最终被请进了家门。
“我不是不配合,是担心修路会影响到房子。”对居民的担心,余忠明晓之于理,动之以情,悬了5年的拆迁难题得以解决。
“社区里的麻烦事、困难事,只要他们上门去说一说,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高坝洲派出所长邓绍华如实说,夫妻俩通过“有事上门促促和、无事串门聊聊天”的形式,打牢了社会治理民心基础。
“调解纠纷时,我主要讲法律,讲政策,会对当事人有种紧迫感,加之性格较为急躁,一但发现情况不对,她会立即上前缓和气氛,从小处入眼,摆事实,讲道理”余忠明说,他从法律上来处理事情,而余文玉则从女性的角度,以柔情感化人。
去年,警务站辖区里一对离异夫妻因争夺儿子的抚养权,闹得不可开交,余忠明多次调解,但效果不明显,就在他觉得棘手时,余文玉带着儿子去了对方开的商店,以给孩子买玩具的名义,解开了这位母亲的心结,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
护航人间烟火气
近年来,青林寺村以“近邻党建”为抓手,以夫妻警务站为载体,主动联系驻乡镇的公、检、法、司、交等政法部门,组建“田头普法宣讲队”,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入户走访“点对点”精准宣传、“屋场会”中“点对面”“泡泡茶”“做做客”等形式入户普法,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余忠明在入户走访中得知,78岁的熊大爷卧病在床,因身份证遗失,就医时无法报销新农合医保,余文玉随即带着相机上门,帮熊大爷及时补办了身份证。
“走访中了解到村民需要帮忙的,只要是警务站能及时办理的,都会立即办理,超出受理范围的事,会记录下来协助办理。”余文玉说,今年警务站主动为村民办理各类小事305件,件件都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村级治理工作千头万绪,小小警务室,工作琐碎繁杂,余忠明夫妇从点滴小事做起,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代,村民遇到问题,24小时都可求助警务站。
余忠明夫妻俩在护学执勤中发现,经常有孩子因家长没法及时来接而滞留,每次执完勤,夫妻俩又多了一项任务——无偿开展“代理妈妈”爱心活动,把校门口“留下”的孩子接回警务站,陪他们吃饭、做作业、玩游戏,直到家长陆续赶来将孩子安全接走。
青林寺村是著名的“湖北民间谜语村”,去年十一国庆小长假,青林谜镇的大片粉黛子草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有数千名游客涌进。余忠明夫妇和派出所同事一起,贴心为游客做好服务。
“我们是夫妻,也是同事,遇到事情好沟通。在处理事情或者用眼神暗示提醒我,我就会调整好状态。晚上回来,她会帮我分析:‘今天调解时,你哪句话说得好,哪句话说得不合适’。这样一来,我下次调解就会更注意,工作效果更好。”余忠明说。
山水圣地,古镇焕发新的生机。青林寺中心警务站全方位服务古镇建设,以民生警务、和谐共创为理念,结合宜昌市公安局“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