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宜”往情深在高原 ——宜昌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荣获“援藏先进集体”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1日11:14 来源: 三峡日报

编者按:治国必治边,治边必稳藏。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赋予湖北的重大政治使命。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宜昌市共选派 8名援藏干部、6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师、短援专技人才23人次到西藏山南市加查县开展对口援助工作。

3年来,宜昌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以高质量援藏为主线,立足加查所需、宜昌所能,开创了新时代宜昌援藏工作新局面,在产业援藏、科技援藏、就业援藏、民生援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7月1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第九批援藏总结表彰大会在拉萨市召开,宜昌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第九批援藏先进集体”。三年奋战,宜昌援藏工作队向加查人民、向宜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党建引领,严管厚爱锻造援藏铁军

巍巍雪域高原,自然条件艰苦,援藏不仅是情怀,更是责任与担当。

进藏以来,宜昌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党支部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做好援藏工作之要,将短援干部人才及时纳入临时党支部管理,并根据工作实际建立了医疗、教育、宣传3个党小组,第一时间开展岗前培训,教育队员系好援藏“第一颗纽扣”。

不断加强援藏干部人才的政治理论武装,多形式开展专题政治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深化援藏干部人才对区情、市情、县情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认识。充分利用山南市的红色资源,向先进模范学习,进一步增强援藏干部人才投身雪域高原、护国强边的信心和决心,为高质量援藏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实干为要。龚海波、高大权、朱少华、张宇飞、周乐军、张永华、何晓峰、余传坤、王涛……一个个援藏干部人才,用担当诠释初心,用奋斗承载使命,克服高原反应,坚持一线工作法,踏实肯干,开拓创新。

3年来,工作队2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人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还先后荣获重大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科技援藏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产业援藏,做强加查核桃产业链

位于雅鲁藏布江边的加查县,素有“千年核桃之乡”的美誉。跨越千年的核桃树,繁茂丰盛依旧,并被纳入山南市“沿江百亿产业走廊”——核桃产业链条。

围绕山南市十大产业基地布局和加查打造“千年核桃之乡”的绿色生态发展定位,工作队发挥宜昌技术、品牌、产业等优势,延伸做强核桃产业链。

通过工作队的牵线搭桥,加查县引进长江大学成立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进湖北安琪集团生物技术中心(国家级)设立分中心,建设2个高水平实验室,研发高品质核桃油。

湖北安琪集团与加查雅江实业合作,打造出加查县第一个上市公司产品——安琪纽特野生有机核桃油,并依托安琪集团营销体系,融入国内大循环,加查的千年核桃终于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为了将加查核桃“榨干吃尽”,安琪集团成功研发核桃蛋白肽产业化关键技术,并授权加查无偿使用。核桃蛋白肽全自动生产线项目被列入“十四五”重点援藏项目,今年7月底建成投产。

科技援藏,实现益生菌原种产业自主创新

今年7月12日,山南市加查县惹米产业园,由湖北安琪集团投资5亿元的安琪珠峰生物科技益生菌项目开工,这是国内首个高原益生菌产业化项目,也是湖北援藏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式项目。

该项目一期2023年12月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益生菌粉200吨,年产值3亿元,将实现高原益生菌本土产业化,促进高原特色微生物产业发展。

时间回溯到2020年,安琪生物科技公司总工李啸博士敏锐地发现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极其宝贵的特色资源。结合当前生物研究前沿技术,他锚定了新的科研目标:野生牦牛的肠道益生菌。

为了找到活的益生菌菌株,援藏工作队和安琪集团科研团队组建联合科考队,先后奔赴日喀则、阿里、那曲等条件艰苦的无人区开展野外科考。

两年来,在工作队的护航下,安琪集团成功打造了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藏高原益生菌种业资源库”,成功分离筛选出754株菌种,并围绕特色菌种申请了 8件国家专利。

“以安琪集团为代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将大大提升加查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让雪域高原激荡起科技动能。”加查县委副书记、县长格桑次仁兴奋地对记者说。

民生援藏,筑牢美好生活根基

今年3月28日,面对上门回访的援藏医生何晓峰,61岁的藏民丹增感激不已,“感谢你们免费帮我做手术,让我重见光明。要是去山南做手术,既不方便,还要花费好几千元!”

在高海拔的西藏,有着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像丹增这样的白内障患者不在少数。而丹增之所以能免费接受手术,缘于援藏工作队在加查实施的“白内障光明行三年行动”。三年来,该行动共筛查眼疾患者千余名,让8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实现加查境内白内障患者“动态清零”。

援藏工作队还在市卫健委、市教育局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互联网+”民生援藏投入,远程对接宜昌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搭建“宜昌云医院”平台,让加查人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与宜昌市民同等的医疗服务;2021年7月,宜昌市中心医院、一医院、二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与加查县人民医院签订“以院包科”协议,推动“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在2021年的山南市卫生健康综合目标考核中,加查县位列全市第一。

教育“组团式”援藏成绩斐然。2021年 3月,宜加“空中课堂”项目启动,加查县 7所乡镇小学的 1962 名学生、167名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宜昌优质教育资源“实时共享、人人共享”;马银才、何忠斌、刘俊、田云、文学永、杨宇6名援藏教师“组团”,助力加查中学大打“翻身仗”,使其中考成绩从多年的全市倒数第一,逆袭到2021年山南市14个县级中学中排名第二,书写了从“榜尾”到“榜眼”的教育奇迹……

深化“三交”,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进青年心里

为了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向基层延伸、向青年拓展,3年来,援藏工作队聚焦青少年群体,奏响“宜加一家亲·创业辅导、飞行研学、技能提升”三部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年以来,工作队精选 30 名加查县毕业大学生、创业青年赴宜昌,与优秀创业青年开展“宜加一家亲·创业手拉手”融入式“一对一”创业辅导,增强加查大学生、创业青年的创业技能,点燃青年们的创业梦想。

2021年5月10日,组织加查县中学 80 名师生赴宜昌参加“宜加一家亲·青少年研学”活动,师生们感受大国重器,体验屈原文化,研学现代农业,宜加两地的青少年在互学互融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21年5月24日,工作队组织开展“宜加一家亲·青年人才技能提升行”活动,安排卫生、农业、乡村干部等方面的青年人才赴宜昌交流学习,让加查青年们切身感受宜昌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和生活。

“宜加一家亲”系列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加查青年一代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深刻含义和伟大意义。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静 雷春桃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