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主任李东梅等一行来宜,与宜昌市人民政府续签合作办学协议。 记者夏晓君 摄
首席记者高伊洛
核心提示
“从3亩小平房,到75亩大校园,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内心无比激动。”7月21日上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再次回家,回到母校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崭新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让她感慨万千。
当天上午,在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内,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与宜昌市政府续签合作办学协议。从2013年落户宜昌至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这扇向世界讲述中国残疾人故事的靓丽“窗口”,这张宜昌城市品牌的闪亮名片,又迎来新的起点。
新校园 点滴细节让邰丽华感动
21日上午9点,与会嘉宾抵达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
校园门口,一块巨石上,“梦开始的地方”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瞬间戳中了邰丽华的内心。
“九年前,我们在这里携手为一群特殊学生搭建起圆梦的舞台。残疾人同样热爱生活,渴望艺术,同样拥有美好的艺术梦,这里成为了他们梦开始的地方。”通过手语翻译,邰丽华感慨道。
随后,嘉宾们分别参观了校园的教学楼、体艺中心、康复楼、操场、餐厅等地。宽敞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体贴入微的点滴细节,让嘉宾们一次又一次驻足点赞。
“这个设计,是我们特校独有的。”在参观寝室时,学校负责人指着寝室上方一个方形仪器介绍:“考虑到听力障碍学生需要,上课、下课、起床、就寝等时间,我们除了有铃声提示外,还有灯光提示。”
走进教学楼,每间教室都安装有空调。“这是今年宜昌实施‘清凉教室’工程的成果。”宜昌市教育局局长邓玉华介绍,今年,宜昌市委市政府为在校学生打造“清凉教室”,全市374所学校全部新安装了空调,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清凉教室”全覆盖。参观中,校园里这样的满满人性化的点滴细节,无处不在。
“我刚上特校时,还在二医院对面的老校区,只有小小3亩地。现在,不仅有75亩的大校园,还有如此优良的教学软硬件环境,这无不让我感受到家乡的巨大的变化。”邰丽华表示。
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殊教育的窗口
你可还记得,今年3月4日的北京鸟巢,那场震撼全球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
18名来自宜昌特校的中学生,面向全球表演。升国旗、唱国歌、展示中国力量;化身“雪花女孩”,在《冬残奥圆舞曲》展现“中国式浪漫”……这群来自宜昌的舞精灵,飘落在世界各国宾客的心中。
从2013年12月,宜昌市政府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牵手”,在宜昌市设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以来,这里,已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特殊教育成果的一张闪亮名片。
附属学校学生10多次登上国际舞台,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全国重大活动演出任务。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上演“北京八分钟”,耀眼世界;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演出;参加北京2022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演出;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在天安门广场用手语表演《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登上央视春晚,展现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成功完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演出任务。
2013年,附属学校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聋人新生。目前,该校已累计招收82名学生,先后有多名学生考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
附属学校作为宜昌唯一一所与国家部委合办的学校,也为宜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该校不仅大力宣传了宜昌城市品牌,还提升了宜昌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竞争力,展示了宜昌教育的良好形象。
这张宜昌名片 继续讲好中国残疾人故事
“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与宜昌市接续前缘,标志着双方合作拉开了新的序幕、达到了新的高度。”签约仪式上,邓玉华说。
邓玉华介绍,2013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落户宜昌。十年来,学校两迁校址,新校区投资1.96亿元,占地75亩,康复楼、教学楼、体艺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办学条件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首屈一指。
根据时代发展,与2013年相比,此次续签的协议,也有了一些新变化。原协议中,附属学校初中部设在宜昌,高中部设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北京本部。由艺术团承担高中部的日常管理、艺术培训等。新协议中,附属学校初、高中部都设在宜昌,由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统一管理。
根据新协议,每届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学制六年。原则上每三年面向全国择优选拔初中一年级聋人新生。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学生,也在宜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除了学费、生活费全免外,因为假期不能回家,老师便经常带他们参观宜昌的山水美景。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宜昌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宜昌将进一步擦亮这张城市名片,把学校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助力讲好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温暖故事,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特殊教育成果的窗口。”宜昌市政府党组成员卢斌说。
7月22日,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将开启第四轮招生考试。全国有近100名艺术特长听障学生报考。他们将在宜昌撒下梦想的种子,让这里再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