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远新 通讯员谭桂林
他们或潜心基层历练,或带领企业转型创新,或在父辈的基础上再次创业....在魅力主城伍家岗,一批企业家“后浪”在继承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了一场“闯出新天地”的接力赛。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4位新生代企业家,倾听他们在“岗”上的奋斗故事。
何功威
让“老字号”年轻化
“只有紧扣消费者的需求与时俱进,老字号才能永葆活力。”7月25日,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功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1989年出生的“创二代”,是国家级非遗长盛川青砖茶第20代传承人。他曾赴美留学攻读金融专业,也曾在国内一线城市的金融行业打拼。2018年,他回到宜昌,接过家族茶产业的“接力棒”,致力做强长盛川青砖茶。
他坦言:“跨界转攻茶业,起初压力不小。”但只要肯钻研,就会成为行家里手。公司的生产车间、茶园基地、销售门店、研究所实验室……都是他学习锻炼的岗位。白天跟班实战,晚上复盘总结,他在全新的追梦路上孜孜以求。
西至喀什、东到锡林浩特,南至马来西亚、北达俄罗斯,一年半时间,他四处学习“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乐于吃苦的何功威在管理经营上逐渐得心应手。
好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何功威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企业生产工艺创新,持续发力青砖茶产品深加工,先后开发出花果茶、茶饮料等新品50余款,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
“随着80后、90后逐步成长,他们将成为未来茶叶消费的主流人群。”何功威认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也要抓住年轻群体。为此,他创新营销模式,不仅针对年轻人的喜好设计国潮包装,还引进电商销售模式,吸纳公司青年才干组成电商团队,加强新媒体传播与传统茶文化的互动,促进公司销售额成倍增长。
当下,新式茶饮正风靡全国大中城市。紧跟消费潮流,何功威打造了长盛川直营新式茶饮体验茶吧,在全国10多个重点城市中心城区陆续布点,吸引众多都市年轻人打卡消费。
“悠久的制茶历史和厚重的茶文化,先进完备的茶叶生产链条,这些都是长盛川发展新式茶饮体验茶吧的独特优势。”何功威介绍,长盛川茶吧打破青砖茶的刻板印象,以“非遗”技艺为支撑,以老字号文化为底色,装修风格主打现代国潮风,通过营造轻松、便捷的消费环境,满足都市人群的快饮需求,让老古董实现逆袭与蜕变。
孙博文
从端盘起步的“少掌柜”
展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系列三峡历史文化书籍,陈列着各类精品宜昌地方特产,还有充满文艺范的陶罐器皿……走进位于万达商圈的聚翁品味酒店,大厅宽敞明亮,一股浓郁的三峡风情扑面而来,让人立马感受到不一样的“品味”。
这是湖北聚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孵化的高端品牌,其背后见证了公司年轻的总经理孙博文的传承与创新。
“做餐饮服务行业,必须实打实。”孙博文告诉记者,小时候妈妈忙于创业,他就天天跟着妈妈早出晚归。由此,他从小学会了端盘子洗碗,也学会了吃苦耐劳,更感悟到父辈创业的不易。在公司做了近十年高管,他管理过公司多个业务板块。今年他主动要求调到聚翁品味担任门店总经理,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沉淀修炼自己,另一方面为了将门店全方位优化升级。
作为宜昌本土成长的餐饮企业,聚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宜昌共有8家门店,虽然各店定位有所差异,但都以传播宜昌地方特色餐饮文化为己任。
聚翁品味更是如此,店内仅仅围绕“一个名人、一首好诗、一幅名画、一道特色菜”做文章。酒店大厅墙壁上“三游洞”大型浮雕栩栩如生;包房分别以元稹、白居易、苏轼等巴楚文化名人命名;现代书法名家的书画作品竞相辉映……为顾客营造出沉浸式体验宜昌历史文化的氛围。
但聚翁品味并不限于如此。孙博文说,店内还从就餐环境、服务员的服饰礼仪、菜品的研发等方面入手,探索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将宜昌餐饮文化呈现得更有亲近感、更具生命力。
“年轻人就要敢想敢干。”孙博文说。2020年疫情期间,他创造性地开通线上商城为市民提供订餐服务,带领配送团队,冒着巨大风险,将聚翁美食送到宜昌城区几万个家庭。
在国外求学多年,他学习了解到众多先进的管理方式,并引进应用到酒店的发展中。国外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受此启示,他推动公司成立巴楚美食文化研究院,专注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研发新的餐饮产品。近年来,公司新开的以屈原文化为主题的聚翁楚宴店、以墨池文化为主题的聚翁墨池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胡恭鑫
让“双莲鸡”飞向全国
7月24日深夜,位于三峡物流园的民大农牧屠宰场灯火通明,上万只鸡被宰杀得干干净净。黎明之后,它们经过宜昌各大菜市场的摊贩之手,走上市民的餐桌。
民大农牧屠宰场是宜昌城区唯一的活鸡定点屠宰场,每天为市民提供约1.6万只宰杀鸡,年底高峰期甚至每天达到近4万只的宰杀量。
公司总经理胡恭鑫介绍,闻鸡起舞,是屠宰批发市场从业人员的日常。为保证第二天清晨宰杀鸡新鲜上市,公司员工从每晚8点要忙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
干农业环境艰苦,但是作为“创二代”的胡恭鑫却主动投身其中。到合作基地向农户了解养殖情况,深入加工车间严把加工质量,赴一线市场与营销人员开拓销售渠道……经过基层一线扎实的历练,胡恭鑫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公司员工信赖的“当家人”。
2020年疫情期间,民大农牧被列为重点保供企业,胡恭鑫始终坚守一线,带领驻厂员工稳定生产,调度车辆组织人员统筹配送,保障禽蛋产品市场供应。同时,他积极向宜昌市红十字会捐款捐物。
双莲鸡是宜昌的优势地方畜禽品种,也是民大农牧的核心产品。2010年,民大农牧在伍家岗区南湾村建立双莲鸡保种基地。十多年来,公司斥资2000多万元对双莲鸡原种进行公益性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做大做强双莲鸡产业,让消费者吃上更健康、更优质的禽蛋产品。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胡恭鑫说。
为此,民大农牧聘请科研专家攻关,孵化出“双莲鸡1号”新品种。对比传统双莲鸡,该品种不仅体型更大,味道更加鲜美,而且产蛋率提高近90%,养殖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今年3月底,该品种已送到扬州科研基地进行生产性能测试,计划明年投入养殖市场。
去年12月,民大农牧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胡恭鑫认为,这将带动公司的畜禽产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公司正在实施补链、强链、延链战略,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他介绍,公司占地近30亩的新厂区已落户三峡畜牧产业园,未来将推进禽蛋产品深加工,让宜昌的双莲鸡飞向全国各地。
马杰
匠心打造城市作品
7月25日,烈日当空。在沿江大道天然塔公园人行地下通道项目现场,工人正在抓紧施工。项目建成后,沿江大道天然塔路段将实现人车分流,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此项目由湖北省清江路桥建筑有限公司承建施工。该公司董事长马杰介绍,为尽可能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项目因地制宜采用了宜昌最大的单孔箱涵等新技术,打造宜昌首座装备式地下通道。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装备式建设可缩短一半工期。
这是马杰带领团队精心打造的城市建设代表作,诠释了他对建筑行业的无限热爱与创新追求。
马杰说,受父辈的影响,他从小就对修路建桥造房子有着特别的兴趣。冰冷的钢筋水泥,在他的眼中却充满了活力。大学毕业后,他就回到父亲创办的建筑公司,投身到建筑行业。
“在沪渝高速公路、西流坡大桥等项目建设中,荒无人烟的大山里道路不通,找测量点时我就带着柴刀开路。”马杰回忆起在项目上当测量员的日子,那时经常早上7点出发,晚上7点才能回到项目部,午饭就在野外煮自带的方便面和烤土豆。
环境艰苦,却能让人加速成长。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他很快担任了项目负责人。2012年,马杰接手父亲的公司。随后,他将公司总部从长阳迁至伍家岗,在这里开始追逐全新的建筑梦想。
刚来到宜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马杰带领公司员工外抓市场、内抓管理,逐步构建了稳定的市场网络,建起了项目基地。公司规模迅速由几十人增长到几百人,年产值由几千万增长到十多亿。公司多次被评为“宜昌十强建筑企业”。
“公司所有项目逢优必创”,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马杰时刻牢记传承工匠精神,对施工质量毫不放松。去年以来,公司承建施工的伍家岗王家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山大道204号“筒子楼”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成为宜昌筑堡工程的样板。
“随着‘十四五’规划交通项目的逐步落地,将为公司的公路板块业务带来众多机遇。”马杰说,公司将发挥房建、市政、公路三方面的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优势,为宜昌城市发展建造更多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