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夷陵区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总结上半年全区经济形势,通报了全区1至6月经济运行情况。鸦鹊岭镇、东城试验区、樟村坪镇、分乡镇4个单位作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密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全区经济承压前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稳住大盘、总体态势好,稳住根基、动能支撑强,稳住主体、市场活力足等三个特点。
上半年,该区主要指标增长在全市位次前移或持平,稳住了经济大盘。GDP、规模工业、固投、社零分别完成309.0亿元、236.4亿元、228.5亿元、9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20.2%、15.8%、3.9%。全区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27.9%、24.5%、17.1%、1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增长6.4%。工业用电量3.8万千瓦时,增长13.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94.84亿元、565.90亿元,增长10.1%、6.4%。
该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单位达到117家,其中国家认定的在库高新技术企业76家,同比增加14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18.7%,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11.3个百分点。项目投资支撑有力,目前库内共有项目470个,新开工入库投资项目269个,同比增加119个、增长79.3%。新入库计划投资285.81亿元,同比增长37.0%。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6%、9.1%。
上半年,该区郑万高铁联络线、茅坪港疏港铁路、沪渝蓉高铁等重大基建项目稳步推进。高铁新城、高铁北站产业园、东城科技园、稻花香万吨馫香型白酒酿造基地等项目提速增效,翠林农牧、三峡畜牧产业园、乐天溪精制茶出口加工基地等项目加快实施。新签约楚能新能源锂电池、白龙潭抽水蓄能、嘉兆奥莱等亿元以上项目80个,新开工宜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亿元以上项目47个,新投产项目26个。其中,楚能新能源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作为全区乃至全市投资体量最大的产业项目,为夷陵在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赶超跨越注入了强劲动能。
上半年,该区新登记市场主体9206户,同比增长155.6%,累计达到84010户,同比增长27.1%,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占现有规上企业总数的10.3%,宜美特入列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下降16.1%,工业增值税、商业增值税分别达到3.96亿元、1.66亿元,同比增长30.7%、41.6%。新增“四上”企业19家,三峡大瀑布晋升5A级景区,全区5A级景区数量跃居全国同类县区第一。
夷陵区坚定不移走产业兴区之路,今年上半年,该区对标邦普,仅用33天完成楚能新能源锂电池项目1911亩的场平施工,创造了新的“夷陵速度”。面对“整村搬迁、异地安置”的全新课题,紧盯“135”工作要求,提前40天完成前坪村整村搬迁全部工作任务,树立了服务项目征迁的“新标杆”。高铁北站产业园鸦鹊岭片区首批10个入园项目加快建设,楚能新能源一期、稻花香万吨馫香型酿造基地将于8月30日全面开工。
夷陵加快推进全面融入主城,全力服务高铁新城、沪渝蓉高铁、花溪路延伸段、宜昌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大道改造升级、港窑路二期、昌磷路、G348改造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以更加完善的路网赋能城市能级提升。立足“四大组团”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明确各组团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为“四大组团”“内结一体、外联周边、整体突围”明确了路径。
该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工程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等5个改革事项被命名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全省其他地区的36项先行区改革经验在全区复制推广。今年,“2+1”综窗改革经验被省营商办推介,“3+3”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探索完善建设工程担保体系改革”“取消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考核发证及强制检定改革”“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优化营商环境机构职能体系改革”以及“农村小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深化三级政务服务综窗改革”“探索完善建设项目全周期管理平台改革”)稳步推进,镇村综窗改革全面完成。
三峡日报通讯员 夷宣 全媒记者 黄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