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寺村“屋场会”开到湾组
志愿者开展美丽乡村活动
全国文明村鸡头山村
鸡头山村百亩鱼塘碧波荡漾
天平山大棚蔬菜喜获丰收
鲟鱼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城郊名村尾笔村
尾笔村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室
郡县治,天下安。
近年来,宜都市积极贯彻落实宜昌市委、市政府相关精神,着力强化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力量,引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宜都范式”。
绿水青山未曾改,金山银山次第来。近日,记者走进宜都市松木坪镇茶园寺村、五眼泉镇鸡头山村、高坝洲镇天平山村、陆城街道尾笔村,访群众、看变化、谈发展,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宜都“密码”。
群众点单,干部接单 百场“屋场会”解群众心结
全村1181户,常驻人口3700余人,松木坪镇茶园寺村是个标准的行政大村。村域面积大,农户居住分散,如何有效管理非常棘手。
“前些年,这里是个矛盾集中地,2018年全村矛盾纠纷达到200多起,村干部一天到晚处理纠纷就忙不过来。”提及村里的过往,村党总支书记郑全方一脸无奈,“以前村里修路,村民动不动就阻路,施工队怕进村,半年的工期一年还干不完。”
低保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0%以上,村里开大会没人来,各项政策难以传达到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2018年,郑全方放弃国企优厚待遇回村“挑大梁”时,面对他的,是一堆“顽疾”。
怎么办?郑全方带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俯下身子,深入群众,通过“屋场会”形式拉近与村民距离,了解群众诉求,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以湾落、小组为单位,茶园寺村的“屋场会”场场爆满。一壶茶水,一张桌子,几十把椅子,农村稻场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一个个困扰村民多年的烦心事迎刃而解,以前难以推进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道路修扩建畅通无阻,秸杆焚烧得到控制,村民矛盾纠纷逐年下降……自2018年以来,茶园寺村“屋场会”开了近百场,一个个“疑难杂症”被破解,村民脸上露出笑脸,“这届村干部是为民办实事,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办事。”
“屋场会”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集镇干净整洁,充电桩装到村口;邻里互帮互助,“广场舞”蔚然成风;以藤椒、冷水米为主导的涉农产业得到发展,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屋场会’真正做到了‘群众点单,干部接单’,群众有诉求,我们全盘接受,并想办法解决,解开群众心结,各项工作就好推进。”郑全方感慨道,“现在的村‘两委’班子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干群关系和谐,村民主动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
目前,茶园寺村的“屋场会”已在松木坪全镇推广。该镇党委书记李兴炎表示,今年全镇计划开屋场会近千场,真正做到“千场屋场会,解万千心结”。
【点评】屋场会,看似普通,实则有着大能量。群众现场“点题”,干部倾情“答题”,化矛盾于无形,解心结于瞬间。群山环绕的茶园寺,“屋场会”架起干群“连心桥”,为这个寂静的山乡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变化。
党员带头,穿针引线 干群同心共建美好家园
宽敞明亮的柏油道路四通八达,漫山遍野的柑橘苍翠欲滴,碧波荡漾的鱼塘随处可见,造型别致的民居炊烟袅袅,夏日里,全国文明村鸡头山村如诗如画。
村域治理,鸡头山有何秘诀?“共产党员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助力鸡头山驶上发展快车道。”村党总支书记彭晓柏介绍,全村4个党支部,4个支部微家,107名党员,汇聚成一股强劲的红色力量,在村域产业发展、基层治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举例说,全村柑橘品改,大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种了这么多年温州蜜橘,要改种爱媛28、宜都晶红,村民思想难转弯。”彭晓柏说,关键时刻,党员中心户姜大毅站了出来,率先对自家橘园进行品改,并动员、帮助周边农户进行品改,现在全村柑橘品改已达1000亩。
前段时间,宜都遭遇特大暴雨,鸡头山村降雨量更是达到历史之最。一时间,村里低洼地积水严重,部分房屋被淹,村里鱼塘被水灌满,形势十分危急。
凌晨4时,村里部分身强力壮的党员自发聚集到村委会,在彭晓柏带领下,迅速分组进行抢险,帮村民转移物品,将独居老人带到安全场所,帮鱼塘排水……大家一直忙到天亮。
在该村入口,一条沿村主干道路打造的“五美四福”家风示范带十分醒目,写有“饮水思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语句的指示牌沿家风示范带分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潜移默化浸润群众的心灵。鸡头山村是宜都“五美四福”的发源地,“五美”指勤、孝、净、诚、和,“四福”指家谱传福、家训集福、家规惜福、家颜亮福。
“通过党建引领,倡导‘五福四美’,构建和谐村风民风,为村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彭晓柏介绍说,村民素质提高了,村里的各项工作就好开展了,截止到今年,全村改扩建道路硬化近60公里,村民积极配合,没有出现一户扯横皮现象。
该村还积极推进十户联防制度,以共产党员为主体,村民抱团发展,一家有事,家家帮忙。
“‘十户联防’对突发事件、治安管理非常有效,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团结,比如柑橘销售旺季,大家互帮互助,带动了产业发展”。彭晓柏说。
【点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鸡头山村,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党员干部就是一根“针”,他们带头示范,默默奉献,通过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推进产业发展、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
红色赋能,山乡蝶变 建强支部引领村域发展
在高坝洲镇天平山村,一排排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醒目,大棚内,绿色的辣椒、红色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姹紫嫣红,长势喜人。
“这是流转村民闲置土地种植的大棚蔬菜,总共80亩,主要供应宜昌及宜都城区,今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天平山村党总支书记许长平说,“下一步,还将流转土地300亩,真正将天平山建成城市‘菜篮子’。”
发展蔬菜种植,是天平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实现自我“造血”的一个缩影。天平山村是一个位于秀美清江边的袖珍村庄,全村458户,人口1463人。前些年,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三类村”,路不通、电不稳、水不净,村集体资产几乎为零,村民守着几亩薄田过穷日子。
“村民不富,村集体不强,对不起胸前的党徽。”以许长平为首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痛定思痛,广开思路,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里变了样,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引进清江鲟鱼谷项目落户,每年可为村民带来数百万元劳务收入;将村里临街的门面收回,改造后重新投放市场,租金收入倍增;以前无人种植的低洼地,利用起来种优质水稻;村民闲置的撂荒地,改造后发展大棚蔬菜种植……
“我们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实现村强民富。现在,天平山村家家有存款,户户住新房。”许长平介绍,不仅村民富了,村集体通过不断自我“造血”,今年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党建引领天平山“脱胎换骨”,柏油马路贯穿全村,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太阳能路灯实现全村覆盖,一到晚上,天平山灯光璀璨,流光溢彩,点亮天平山成为一道风景。
富裕起来的天平山人自觉建设美丽家园,房前屋后收拾整齐,栽上绿树,种上鲜花,美丽庭院成为天平山村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重要加分项。
【点评】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天平山村通过建强党支部,一系列事关产业发展、百姓致富的举措出台,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市场主体参与村域发展,“输血”与“造血”并举,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头雁”引领,移风易俗 精准服务夯实基层堡垒
“班子建设很重要,干部要珍惜平台,要切身担责。”近日,刚刚参加全省村支部书记浙江考察回来的陆城街道尾笔村党委书记黄攀虹深有感触地说,尾笔还要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上下功夫,真正让基层党建成为推动村域发展的重要抓手。
位于宜都城郊的尾笔村,曾经人情风泛滥,村里矛盾多,扯皮事多,干部办事难,工作推进难,村域治理难。
如何破解?从商人身份“转岗”村党总支书记的黄攀虹认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要做出表率,群众才能接纳,才能凝聚发展合力。
经过层层走访,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尾笔模式随之出台: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制度管人;建立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推进乡风文明;建立“支部微家”,让村民家门口议事……
以村规民约为基础,该村加强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建设。推出诚信积分制,基础分100分,90分以上为诚信户,90分以下为失信户。22个加分项,31个减分项,3个“一票否决”项,得到群众高度认可。评为失信户,不仅会取消村里福利待遇,对家庭成员升学、参军等都会有影响。
树文明新风,必须根治人情风。尾笔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党员带头对全村红白喜事进行监督管理。规定随之出台:除老人过世、结婚、生小孩可小范围请客外,其余一律不准请客,违规者记入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经过整治,尾笔村人情风得到治理,人与人之间清清白白交往,村民少了人情之累。
人心齐,泰山移。黄攀虹说,现在村里民风和谐,人情风得到根本遏制,村民自然融入村域建设,以稻虾养殖、餐饮服务为主的产业得到发展,村民收入稳步提升,尾笔经验得到复制推广。
“要学习沿海地区发展经验,坚持思想破冰,通过创新加实践推进村域治理,带动村民致富。”黄攀虹表示。
【点评】基层治理,关键在人。过去是“干部干,群众看”,村干部唱“独角戏”,群众看热闹。尾笔村通过支部凝心,打通群众心墙,探索出基层治理的“尾笔模式”,真正让基层治理活起来,村民富起来。
■记者手记
擦亮山乡底色 缔造幸福生活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宜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着力以党建凝聚民心,筑牢基层堡垒,让“红色引擎”在乡村大地绽放耀眼光芒。
乡村振兴是一道大命题,需要各级政府的群策群力,需要党员干部的奋发作为,需要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宜都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党建力量贯穿始终,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山岗上、田野中、绿水边,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成为指引人民群众不断奔赴新征程的不竭动力。
党建,为宜都乡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茶园寺村通过百场“屋场会”,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有效破解发展瓶颈;鸡头山村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助力全国文明村迎来新的蝶变;天平山村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领下,村集体收入实现“三级跳”,村民过上幸福新生活;尾笔村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尾笔模式”,吸引了全省各地竞相前来“取真经”……
两江大地红旗展,绿水青山焕新颜。以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为目标,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追求,宜都大地,正在掀起一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热潮。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曹建杰 邓碧峰
■本版图片由宜都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