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急救中心受邀前往王家坝社区开展防溺水急救知识培训。
“天气太热了,感觉快热化了,请问如何防范中暑?”“去江边纳凉,如何防止溺水发生?”“家里一天到晚用电扇,会不会失火?”……持续的高温天让不少市民对夏季安全忧心不已,纷纷致电热线咨询。8月1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急救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队,为市民解惑答疑,以帮助更多人安全舒适度夏。
外出防高温 室内也要防中暑
“这边有人昏倒在地,好像中暑了,请速派救护车来救人!”8月15日16时许,在位于城东大道2号背后运河公园,一名好心路人发现有人昏倒,及时拨打120求助,市一医院救护车迅速前往,病人在医院检查诊断为热射病,现正住院治疗。
市急救中心调度科相关负责人说,自7月16日入伏以来,急救了不少中暑患者。截至8月16日,已接听中暑求助电话98个,救治中暑患者92人。
据分析,很多老人认为在家中不会中暑,常常大热天紧闭门窗吹风扇。殊不知因房间高温不通风,而且喝水少,出汗多人体水分会很快蒸发,体温过高易中暑。同时,在家防暑降温,空调温度不能过低,如果过低出去后会过热,一旦对“冰火两重天”的温差不适应,也很容易中暑晕倒。
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在高温天应尽量减少在室外暴露的时间,长时间在室外进行体力活动,要注意防暑防晒,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还可备些人丹和藿香正气水提前服用,预防中暑的发生。
一旦发生中暑,必须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并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解开中暑者衣扣散热,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立即配合120调度员的电话医学指导开始心肺复苏,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戏水莫大意 远离溺水高发地
天气炎热后,许多市民前往江边、溪流等处戏水消暑。但市急救中心提醒:自入伏以来已接到7个溺水急救电话,其中,部分人是到水边行走或游玩时不慎滑入,还有部分是游泳溺水。
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综合今年来及去年全年数据看,长江边、运河、下牢溪等是溺水高发地,尤其在周末易发生。出现溺水意外的有儿童、学生,也有青壮年及老人,其中儿童、老人多是不慎掉落溺水,而学生多是在水边玩耍或戏水时溺水,青壮年除了游泳不慎溺水外,也有部分是醉酒后溺水。
据介绍,三江桥下、至喜长江大桥下、镇江阁江边、胜利四路江边、和平公园江边、万达江边、万寿桥运河口、杨岔路汽渡、宝塔河江边、江山多娇江边、中建之星江边、临江溪江边等为长江多发溺水处。点军则是江边、卷桥河水域、青龙峡等处。运河多发溺水处集中在北苑桥附近。下牢溪多发溺水地分布在天然游泳场、南津关大峡谷等处。猇亭多发溺水处为全通码头、水库、部分堰塘等。
市急救中心也提醒市民,儿童、老人在水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自然水域安全性较低,市民夏季戏水消暑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家长们尤其要看管教育好孩子,不要让孩子们擅自去游泳,也不要去水边玩耍。成人喝酒后尽量不去江边、运河边。如遇到溺水者,在拨打120后,应尽早自救互救如心肺复苏等,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烈日暑气尚未尽 消防安全记心间
近日,西陵区一房屋屋顶防水层起火,经消防救援人员及时救援扑灭了火灾。现场经询问和勘察发现,起火前工人正进行防水施工,起火原因为喷枪余温引燃附近的可燃物。所幸未蔓延至其它建筑部位,无人员伤亡。
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高温天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火用电,谨防意外发生。
市民在家中须注意不得超负荷用电,用电使用完毕要拔下插座或关闭电源;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电源,防止出现老化短路、漏电等危险情况,不要乱接电线或增添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宅家避暑,切勿在沙发边、床边长时间给手机充电,更不能边充电边玩手机;家长要教会孩子安全用电、谨慎用电等常识。
另外,司机朋友们要特别注意,高热环境下,如果将手机、充电宝或打火机、罐装喷雾剂等放在车内,易发生自燃和爆炸。矿泉水、碳酸饮料、香水瓶、老花镜等也别放在车内。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时刚 通讯员 郑洋 宜消宣 向熙明 实习生 袁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