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怡铭 李莫)在五峰镇楠木河村安置房小区文化墙上有一组连环画,8幅图画描绘了楠木河村两户人家从积怨已久到各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的过程,这段新“六尺巷”故事成为了楠木河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样本。
楠木河村八组村民汪应峰和胡义杨从上世纪80年代成为邻居,几十年来,两家关系融洽,非常和睦。然而2013年,两家却因为山林边界的几颗板栗树,相互置气断了来往,整整六年没有交往。
2019年,楠木河村深度推进农网改造,需要砍去部分居民山林里的树。当施工队到达汪应峰户和胡义杨户的位置量地划界时,两家人旧事重提,互不让步,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心里着急,立马组成调解专班进行调解。
调解员肖永石没有直接讲如何解决双方矛盾,而是讲述了清朝宰相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的故事触动了两个家庭,两个家庭放下了憋在心里的那股子劲,相互道歉,握手言和。调解员肖永石回忆道,“两户农户听了六尺巷故事以后非常感动,心里也就坦然了,其中,汪应峰说自家山林边界退后六丈,胡义杨也表示这么做”。
在调解专班入情入理的调解下,汪应峰和胡义杨承诺各让出六丈即20米作为友谊公地。而今,两家人的关系回到从前,又成为了和睦相处的好邻居。两家重新和好的事情在楠木河村传开后,村民们纷纷为他们点赞。两家当事人也把教训当经验,表示以后要当好宣传员,身体力行为村里的邻里关系和睦尽一份力。村民党中现说:“我作为两家的邻居,替他们和解感到高兴,俗话说‘邻居处得好,只当捡个宝’,邻里之间应该相互包容、谦让,他们和解的做法值得学习。”
当前,楠木河村正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六尺巷故事”成为了一个生动样本。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向他们学习,村委会用连环画的形式在村头打造了“新六尺巷故事”文化墙。楠木河村党支部书记伍学林说:“他们两家从积怨已久到现在的和睦相处,在我们村里树立了典型,我们鼓励大家向两家学习,从而达到让全村基层社会治理和民风民俗积极向上的目的。”
今后,楠木河村将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不断深化百姓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为乡村振兴打好群众基础,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