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李广操 朱灿义
8月23日上午,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在宜都举行。宜昌市政府副市长、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在主旨演讲中,用3个故事讲述了宜都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以及两江明珠的魅力。
其中第三个故事“一句土味情话”,讲述了宜都大义妻子乐金凤“割肾救夫”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三峡晚报全媒体今年4月15日首发。
一段双百之恋
百强宜都和百亿东阳光的“双百之恋”在宜都可谓家喻户晓。2001年时,宜都还只是湖北西南的一个穷小伙,GDP刚过19亿,全国县域排名505位。东阳光公司也只是在深圳刚成立4年的灰姑娘,双方经过相识相恋,在这一年成功牵手。东阳光携资1.28亿元落户宜都,宜都接连派出六批干部当保姆,20年如一日驻厂上班,为她排忧解难,让她专心发展。
20多年来,东阳光先后十三次追加投资,累计投资额超过220亿元,在宜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磷酸奥司他韦生产基地,世界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和世界首创的仿生态抚育冬虫夏草产业化基地,稳居宜都纳税第一大户位置。
宜都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始终秉持工业兴市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工业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
2021年,宜都全市GDP突破800亿,比2017年增长42.9%;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比2017年增长64.4%;用电量突破54亿度,稳居全省各县市第一,相当于澳门特区的用电总量。
一条上岸的鱼
宜都境内水资源丰富,清江库区的鲟鱼养殖曾蜚声在外,但粗放的养殖模式也会造成水质污染,难以为继。
2016年开始,宜都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自筹资金近3亿元,拆除清江渔洋河86万平米网箱。
“拆网箱不拆产业,宜都推动‘鲟鱼上岸’,建设了全球单体最大的工厂化养殖车间。”谭建国介绍,以清江鲟鱼谷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鲟鱼产业重获新生,预计今年鱼子酱年产能将突破100吨,是网箱拆除之前近两倍。
近年来,宜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解化工围江,长江沿线27家化工企业全部“关改搬转”,整治取缔非法港口码头74个,长江岸线复绿65万平米。
抢占新能源赛道,推动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再向新能源新材料二次迭代,基本形成了锂电池产业链闭环,精细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总产值双双突破两百亿。
一句土味情话
“既然是另一半,我愿意分一半”。谭建国说,这是他到宜都后听过最感人的一句情话,这句话的主人公是聂家河镇居民乐金凤。2010年,她的丈夫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肾移植,难以寻找的肾源和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丈夫几度想放弃。关键时刻,乐金凤说,“既然是另一半,我愿意分一半”,毅然割肾救夫。
今年4月,三峡晚报全媒体首发乐金凤的感人故事。今年6月,乐金凤被评为“湖北好人”。他们夫妻同命相连、彼此守护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是宜都良好精神文明的生动写照。谭建国在分享中使用的标题,“既然是另一半,我愿意分一半”,正是本报当时报道的标题。
宜都充分凝聚群众,以文明之风拂润人心,先后涌现了243名楷模好人,全市每四个人中就有一名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成为群众自觉,文明城市入户测评满意率超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