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每个人就像一只小小的蜗牛,背负梦想,砥砺前行,虽然很慢,但只要步履不停,总有一天也能成为各行各业的大咖。”7月28日,在宜昌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园大厅,宜昌市政协委员、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胡丽玲向记者介绍创业孵化园命名“蜗牛咖”的由来。
2012年,胡丽玲当选宜昌市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如何把双重身份带来的双倍责任履行好,一直是胡丽玲不懈追求的目标。自2013年进入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以来,胡丽玲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一路成长为中心主任,通过不断创新思路,不断推进发展,让宜昌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全省走在了前列,让“蜗牛咖”残创园在全国获得了关注,让盲人、心智障碍者等就业困难人群实现了人生价值。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涌现,宜昌市孵化器、众创空间相关机构增至45家,却始终没有残疾人创业项目入驻。这让胡丽玲意识到,残疾人创业孵化服务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需求。她参观学习各个不同类型的孵化空间,回来就向残联党组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想法,还拿出了自己设计的一套“蜗牛咖”残创文化理念。不负众望,“蜗牛咖”残创园于2021年5月12日正式开园,5月16日获得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在当天新闻联播中亮相。因为运营成效显著,园区获得“湖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严选机构”、“湖北省众创空间”、“湖北省创业学院”等多项资质认定。
与此同时,为保障有心智障碍的残障朋友们能够有尊严地就业,她起草并出台《宜昌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考核评估细则》。在她的积极推动下,西陵区星创残疾人工作室、伍家岗区旭光村、共同村、沈家店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获评“市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每年落实资金约30万元保障机构持续运行。
本职工作之外,已经连续三届当选市政协委员的胡丽玲,还通过政协平台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了帮助残疾人群体创业就业、公平公正享受社会权益,她克服了诸多身体上的不便,怀抱初心一路践行。“参与政协工作,我接触到了更多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我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就业创业,而是残疾人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期间为残疾人群体向上争取到防疫物资等共计价值471万元物资支持。多年来,胡丽玲一直非常关注宜昌无障碍环境建设,先后多次提交与之相关的提案,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出台落地。
就在近期举行的市政协2022年第4期“委员e家”活动中,胡丽玲就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中的“老大难”问题——背街小巷的治理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居民宣传引导教育、挖掘葛洲坝文化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赋能、红色业委会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常态化对背街小巷环境、秩序、道路进行整治,建立背街小巷长效管理机制的同时,街道和社区加强培育‘城市主人翁’意识。”胡丽玲如是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谭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