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冯波、吴坤、张祖雄)“竹子编织篾器、手纳千层底儿进入老年大学课堂,这是山区农村特色教学的又一探索!”近日,湖北省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专家组在对弘仁老年大学进行评定时,对于该校引进的“篾匠”教学很是肯定。
2021年,兴山县民政局对黄粮镇农村福利院和兴山县弘仁特护院进行资源整活统一管理以后,该院以争创全省四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为契机,不断加强老年教育服务力度,于今年2月成立宜昌弘仁老年大学,一期学员18名,开设了音乐、书画、地方文化、心理健康等专业课程。
“课程虽然很好,可是并不是特别适合学员。”
“学员们平时时间比较宽裕,除了写写画画,没有啥特色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不少课程并不适合这里的老人。
为了让老年大学真正发挥作用,老师们针对山区农村特色教育进行探索,发现黄粮镇农村福利院周围的竹资源非常丰富,全镇有三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需要大量的竹筐、竹篮等采摘器具。如果让老人学习用竹子编织篾器,不仅可以学得一门技艺,卖给蔬菜基地还能让老人在学习中获得收入。
凑巧的是,学员中的班长邹志楚就是当地有名的“老篾匠”,只要问起邹志楚的篾匠活儿,邹志楚便如数家珍,“我这篾活儿可是祖传的呢,当年十五个生产队搞篾活比赛我都是一等奖。遗憾的是现在这手艺要失传了。”
就这样,老年大学把竹子编织篾器的手艺纳入每周的学习课堂,一个月后,有10个学员的篮筐已经编织的有模有样,第一批编织好的20个篮筐共卖了1200元。
老人们在编织篾器尝到甜头后,针织鞋垫、手纳千层底等即将失传的民间手工艺开始陆续走进了老年大学课堂。